首页>>专题>>正文
“忆廖”之外
策划 执行 | 本刊编辑部
9月21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发表了《只有廖厂长例外》一文,讲述了他在读大学期间,受一位湖南娄底廖姓厂长7000元的资助得以进行社会考察的经历。
《只有廖厂长例外》的微信发出后,引发了不少媒体人、特别是湖南媒体人的热烈关注。“我们找寻的是一种正在悄然流逝的家国情怀,是一束不能遗忘、亟需传承的理想之光。”9月26日,网友“pigeon_618”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经过广泛转发和寻找后,短短3个小时就有了好消息:三湘都市报记者率先找到了“廖厂长”!
廖厂长,全名廖群洪,今年52岁,娄底涟源人,现居长沙,从事过机械业、地产业,现从事矿业,任长沙市涟源商会副会长。
吴晓波与廖厂长,25年前的一段过往,因为前者的记忆,成为近日的网络热点话题。廖厂长找到了,但关于理想主义、家国情怀的讨论仍在持续发酵。之所以“热”,是因为带着理想主义的温度,而倘若置之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两个陌生人的相遇相交,不过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微小浪花,以至于古道热肠的廖厂长已经记不清当年。而吴晓波的深刻回忆,与其说是怀念廖厂长,莫如说是回忆一段青春岁月,回望一个渐行渐远的理想主义时代,带着季节性的惆怅,唏嘘感慨,温暖入怀。
假使可以随着吴晓波的记忆逆转时光,回到25年前,还原故事中两个人的身份——那时的吴晓波,不是著名财经评论员,只是一名带着理想出发的普通大学生,而廖厂长那时已经是廖厂长,换言之,是一名商人。但那时的商人,不仅在商言商,甚或见利忘义,而同样可以人在商场,眼望星空。
“理想算个屁呀,爱情又算什么东西”——当汪峰唱着这首名为《觉醒》的歌重回舞台中央时,心中并非只想着上头条,而是要呐喊着唱出“可我还是个人啊”——这嘶吼里有与吴晓波一样的缅怀与呼唤:理想主义者在残酷现实面前,不仅要从迷惘中觉醒,更要用理想主义重建信仰。
读完这故事时,你是否问过自己:我的理想在哪,它燃着还是熄了?
愿你,今生有一个不熄的理想……

廖群洪:我不只是“廖厂长”
“寻找廖厂长”的三点疑问
娄邵文明孕育下的“廖式情怀”
那些动人的“惺惺相惜”
同学录照见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