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经典新解:托塔天王该反思些什么
文 | 赵炎
 别拿孙猴子不当群众,也别拿老鼠精不当良民。当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工作生活碰上麻烦,群众上访骂官,良民被逼成“贼民”,谁之过?

地涌夫人(白鼠精)在陷空山无底洞落草为妖,装民女、扮可怜,跟随唐僧到了镇海禅林寺,吃了不少和尚,还抓走唐僧。孙悟空等人几经周折也未能将师父救出,后发现白鼠精所供奉的李天王和哪吒牌位,于是悟空“径上天堂玉帝前告个御状,教天王爷儿们,还我师父”。(《西游记》第八十三回)
孙悟空告御状的这个桥段,读起来还是蛮有趣的。
过去读,亮点是猴子的“得理不饶人”和地涌夫人一口一个“妙人儿哥哥”的风情万种;如今读,亮点呼叫转移了,李天王的行事风格、说话方式,整个儿让人频频低头——不是我谦虚,是想找砖头。做人不是这么做的,至于做官嘛,他的官派、作风,在修辞学里简直该叫“扯”。

群众上访关乎己,要反思
且看悟空的状子:“告状人孙悟空,年甲在牒,系东土唐朝西天取经僧唐三藏徒弟。告为假妖摄陷人口事。今有托塔天王李靖同哪吒太子,闺门不谨,走出亲女,在下方陷空山无底洞变化妖邪,迷害人命无数。今将吾师摄陷曲邃之所,渺无寻处。若不状告,切思伊父子不仁,故纵女氏成精害众。伏乞怜准,行拘至案,收邪救师,明正其罪,深为恩便。有此上告。”
这则状子的严重性在于:第一,出了人命官司;第二,破坏了取经大业;第三,涉及到李天王父子。
玉帝非常重视,然而,李天王的表现实在太富有反面参考价值了,矢口否认不说,还想公报私仇,潜台词就是:哼,跟我斗,我斗死你!以“诬告罪”对悟空进行打击压制。
孙悟空与李天王确实有仇,属于那种“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不见”的冤家对头。作者解释说:“还是五百年前败阵的仇气,有些恼他。”李天王记仇,哪料孙悟空更记仇,好不容易逮着李天王的短儿,正好借机整治他一番。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接下来发生的就不是故事而是事故了。
但无论如何孙悟空都是有理的一方,李天王的做法不明智。你该先静下来想想。不错,有些事,想多了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疼,但是不去想,注定是蛋疼的。这一点,太白金星瞧出来了,道:“且息怒。现有牌位、香炉在御前作证,说是你亲女哩。”
延伸到官场,群众上访告状,已然关乎到了你,就应多反思自己错在哪儿?失在哪儿?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你李天王有没有错,工作做得好不好?孙悟空作为当事人最清楚、最知根知底,因为他是切身感受了的,最敏感、最直接、最真实。李天王的正确做法是,面对悟空的上访或骂声,一定要保持冷静,以平常心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能将其作为获取“群众”心声的重要途径,通过热心交流掌握悟空的所思所想,竭尽所能帮助他化解难题,打开心结,消解仇怨,最终息事宁人,岂不是很好?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桥段里对李天王的情绪描绘,不是一般的入木三分:见悟空跟入,他“作怒”;闻悟空告他,又发“雷霆大怒”;读完圣旨,居然“恨得他手扑着香案”;分辩时更是振振有词,“这猴头着实无礼!且莫说我是天上元勋,封受先斩后奏之职,就是下界小民,也不可诬告。律云:‘诬告加三等。’”叫手下:‘将缚妖索把这猴头捆了!’”“金星啊,似他这等诈伪告扰,怎该容他!你且坐下,待我取砍妖刀砍了这个猴头,然后与你见驾回旨!”他也不想想,如此的情绪化作风跌了谁的份儿?是的,吓唬太白金星或许管用,孙悟空可不吃这一套。
古人云:闻辱则怒,含蓄不深,纵报必浅;闻辱则笑,心机难测,报必不轻。唐相元载也说:“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遇事谦和,不骄不躁,乃为人处世之不二法宝,亦能体现一个官员的内在修养与素质。对李天王而言,圣旨在上,同僚、下属都在面前,如此作风,怎能得人心?怎能让人真正的归心?
李天王若能反思,他就会明白唐僧也明白的道理,那就是孙悟空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猴子,他是记仇,但也懂得报恩,谁敬他一尺,他必敬人一丈,谁跟他来浑的,他的金箍棒可不答应呢。李天王真该好好学学太白金星。
末了怎么着?孙悟空不干了,躺在地上耍赖不起来,李天王先前的官威丧失殆尽,跟白菜价似的,不值钱了,请太白金星帮忙说情,又是请猴子上座,又是施礼道歉,真叫个赔了人心又跌面,教训振聋发聩。李天王其实应该多照照镜子、正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或能在天庭这个官场里书写新的合格答卷。

家不齐,何以为政
小说里写道: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返大惊失色?作者紧跟着做了详细的解释,由于原文太长,我就不引用了,大家可以去读原著。尽管与《封神榜》有点出入,但情节还是差不离的。
我们拿作为父亲的李天王与作为师父的太乙真人做个比较:前者严厉、冷峻、无情过了头,根本不懂得宽严相济、恩威并施的父爱之道;而后者呢,最大的特点就是护犊子,他指导徒弟打人,帮着徒弟杀人,授计徒弟自杀,激着徒弟去追杀前父亲,却又暗中求人收伏,为的是磨磨徒弟的杀性。他的宝贝特多,大部份适合哄小孩,他伶牙俐齿,护短也振振有词。哪吒泗水关被余化所伤,他特意把徒弟接了回去,趁机让徒弟休了好长时间的假,是好师父的典范。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李天王是个失败的父亲,这一点毋庸置疑了。虎毒还不食子呢,我想对李天王说,骂你吧,于心不忍,不骂你吧,天理难容。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地涌夫人为何二次作恶了,李天王应承担主要责任。
通过哪吒之口,我们知道,这老鼠精是偷食了佛祖的香花宝烛而成精得了法力,抵得上半个观音。按说,佛祖有好生之德,不仅饶了她性命,还恩准她找了一个家,成就了她和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的父女、兄妹关系。
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然而,在李天王的心里,却有着浓厚的门第观念,他曾任陈塘关总兵,大小也是个地方的军政领导,他从心眼里瞧不起老鼠精,儿子哪咤他尚且容不下,遑论出身微贱、且还是个异类的老鼠精?于是“饶她下界,”让她自生自灭,自己造化,忘记了自己的教化责任。
“让我流泪的人,我一定会让你流血”。
老鼠精本来就是个异类,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又得了道,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干脆在下界由着自己的本性胡作非为,见人吃人,见生杀生,逍遥自在的作个地涌夫人。
如果李天王反思一下就应发现,他若负起教化的责任,多多约束老鼠精走正道、修正果,那么彼时的老鼠精,此时的半截观音,就可以和哪吒一起伴随李天王左右。人间少一个妖怪,天上多一个可供驱使的人才,才是佛祖的本意。
儒家对士大夫的要求则是“修齐治平”,家不齐,何以为政治国平天下?譬如今天那些落马的官员,或因子女炫富、违法犯罪而受牵扯,或因夫妻反目、情妇内讧而被举报,教训何其深刻!“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而不行”。这句古话,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一样具有普世价值。
李天王的短板,对我们的党员干部有何启迪呢?
不外乎一点:你做得好,群众不一定给你唱赞歌。但是,如果你做得不够好,群众一定会有怨言。别拿孙猴子不当群众,也别拿老鼠精不当良民,当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工作生活碰上麻烦,群众上访骂官,良民被逼成“贼民”,谁之过?作为父母官者,都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