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寻求中国给予政治庇护”的谣言再度升温,尽管外交部迅速做出澄清,坊间的议论却并未完全停止。政治庇护虽然在国际上屡见不鲜,但30多年来在中国已经销声匿迹,中国是1951年《难民公约》及其1967年附加协议书的加入批准国。中国宪法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但中国没有具体的难民法。2013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46条规定:“申请难民地位的外国人,在难民地位甄别期间,可以凭公安机关签发的临时身份证明在中国境内停留;被认定为难民的外国人,可以凭公安机关签发的难民身份证件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
寻求政治庇护,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向另一国请求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后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的行为。享受庇护的外国人,通称"政治避难者",在所在国的保护下,不被引渡或驱逐。政治避难者的居住、迁移和行动方面的管理,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待遇,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依其个人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庇护权或政治庇护,是一种古老的司法概念,源于西方的长期传统,在如今的国际法中,庇护权指一个主权政府对国外难民提供庇护的权利。尽管在理论上任何难民都可以被提供庇护,但通常只对因为政治犯罪而被迫害或处罚的人员提供庇护。
国际法上,准许政治避难和拒绝引渡,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但这只限于政治犯,且迫害者须是政府,或在迫害发生时政府袖手旁观或拒绝对受迫害者施以援手。
一般来说有三种人的庇护申请是被绝对禁止的,以美国为例,如果申请人在进入美国之前曾长期停留在另一个国家,或对他人进行过迫害,或曾因犯罪受到刑事处分(即非政治犯),无论是在美国之内或境外,都无法提出申请。
中国也有为外国人提供政治庇护的先例。
那些曾受中国“政治庇护”的外国人
在目前公开的资料中,1979年,越共元老黄文欢成为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得到中国“政治庇护”的外国人。进入1980年代至今,中国的政治庇护名单始终保持着零记录。梳理已有的个案,那些曾受到中国“政治庇护”的外国人几乎全为政要,且大多具有红色背景并和中国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关系。他们寻求庇护的具体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
政治迫害:毛泽东为日本避难者写下“永垂不朽”
德田球一是日本共产党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在被整整监禁18年后,他于1945年出狱并着手重建日本共产党,并在这一年12月被选为总书记。后因美国态度的转变,1950年受到占领军总司令部的"公职追放"处分,使他不得不亡命中国。长期非人的监狱生活损坏了他的健康,德田球一在中国病倒,于1953年6月赴北京治疗,10月14日因患脑溢血抢救无效而病逝,享年59岁。其遗骨遗物等被送回日本。中国共产党为德田球一举行了30000人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德田球一同志永垂不朽!”
革命斗争:马来西亚人在湖南“遥控”国内革命
1969年,马来西亚共产党领袖洪涛带领400多名亲信在湖南益阳建立了“马来西亚革命之声”电台,与国内势力展开斗争。“马来西亚革命之声广播电台”以马、泰、华、英播音,每种语言每天播音一到四小时,一直持续到1981年。其后,因马共与大马政府达成和解,电台撤销。
政变流亡:西哈努克两次来华“避难”
1970年3月,柬埔寨首相兼国防大臣朗诺趁西哈努克在莫斯科国事访问期间发动政变。流亡的西哈努克暂住在中国北京,并组建了以打倒朗诺政权为诉求的流亡政府。1973年2月至4月,西哈努克曾经过“胡志明小道”回国。1975年4月17日,朗诺伪政权被打败,首都金边获得了彻底解放。
1975年,红色高棉终于占领柬埔寨全境,朗诺政权崩溃。在民主柬埔寨执政期间,西哈努克表面上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并无任何实权。1979年1月,柬埔寨遭到越南入侵,西哈努克与家人再度来华避难,此后的十多年中,西哈努克创建了奉辛比克党,出任流亡政权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首脑。
反对排华:中国两度收留越共高官
1978年,越南共产党中央组织部的干部阮庭荫,由于不满当时越南当局推行反华排华政策,因而受到上级的怀疑和监视,其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政治高压背景下,阮于1978年10月13日逃往中国。10月13日中午,阮为了摆脱两名跟踪他的越军而开枪打死了他们,尔后逃到中国要求政治避难。中国政府根据宪法和国际惯例给予阮庭荫以政治庇护,并拒绝将其引渡越南当局。
1979年,越共元老黄文欢因为反对与中国交恶,受到越南当局迫害而离开越南,途经巴基斯坦卡拉奇到达北京,移居中国。1991年5月18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首位政治避难者引发的中美外交地震
1983年4月7日,全国体育总会决定立即停止中美1983年双边体育交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有一名到美国参加比赛的中国运动员突然叛逃了,这是自1979年建交以来,中美第一次出现严重的外交冲突。
1982年7月,在美国旧金山市郊的圣克拉拉城,联合会杯国际网球比赛正热烈而紧张地进行着。由余丽桥、王萍、李心意、胡娜4人组成的中国女子网球队,顺利的击败日本队进入了第二轮,即将挑战强敌德国队。然而,就在与德国队交战前夕,网球队的主力队员胡娜从所驻的酒店不辞而别,消失了。
几天之后,胡娜通过他人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政治避难"的申请。从胡娜递交“政治避难”申请的一刻起,中国就通过外交手段与美方交涉,要求美国将胡娜安全送回,并保证胡娜回国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迫害和惩罚,仍可继续参加国际网球比赛。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对胡娜的去留产生了意见分歧。
那时,中美建交才不过3年,美国人还是首次遇到来自中国大陆的名人“政治避难”。接到胡娜申请的地方移民主管由于无类似案例可依,不敢受理,于是移交给白宫决断。案子交到白宫,美国国会也迅速高调介入,敦促国务院尽快给予胡娜政治避难的身份。事件一下子从体育交流变成了国家间的外交决斗。
自1982年8月5日起,美国国会多次举行是否受理胡娜政治避难诉求的专题辩论会。而在美国国会内部争论的8个多月间,中国继续要求美方归还胡娜。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曾说道:“最近我们有个网球队员留在美国,你们美国报纸也说,是美国人做了一些不干不净的手脚把她挖走了。像网球运动员这样的事不解决,我们的日子也能过,中国今后还敢派什么人去交流呢?”
第二年2月,邓小平接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告诉舒尔茨:“这是一个危险的先例,此例一开,就会有连锁反应。”邓小平给美国提供了三种选择:送胡娜回国,此为上策;让胡娜留在美国读书,这是中策;给予胡娜政治避难,这是下策。
一时间,胡娜的政治避难难以决断。美国国务院顶着风头批准胡娜“政治避难”。此后,美国司法部发言人于1983年4月4日对外正式宣布,接受胡娜"政治避难"申请。胡娜的叛逃所引起的后果就如图一次海啸,使得中美两国关系立即紧张起来,体育联系一律停止。
到底是何原因使胡娜做出惊人举动呢?2003年,已经定居台湾的胡娜说出了她滞留美国的真实原因:“我太想成为职业网球选手了。”
1979年,胡娜在英国温布尔顿中央球场观看了著名选手埃弗顿的比赛,从那时起,胡娜的心中种下了一个梦想;要站在中央球场代表中国比赛。虽然胡娜拿过全国所有比赛的冠军,却因为中国选手很少参加国际比赛而不能参加排位赛,这就意味着胡娜不可能进入职业比赛,成为真正的职业网球选手。
2004年,胡娜在“胡娜事件”发生之后首次回到祖国大陆。之后她多次来大陆担任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特约解说嘉宾。如今回想当年自己的行为,胡娜感慨地说:“我当时实在是太年轻,太单纯,也不太成熟。”
(摘编自搜狐网、凤凰网、中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