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弹幕”来了
本刊记者 刘念国/文
 2014年10月12日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土鳖兼闲操心伪新媒体关注者,看了芒果台的金鹰奖互联网盛典之后,不得不手工点赞32。
我一边在心里很装逼地翻腾着翘楚、标杆、旗帜这些华丽丽的词儿,一边由衷感叹:在作为党的喉舌的重要阵地的电视屏幕上,首次引入“弹幕”技术,把传统电视与互联网进行经典性融合,芒果台你丫牛逼,貌似又饮“头啖汤”?

什么是“弹幕”?
先掉书袋。
简单来说,所谓弹幕,是指网站提供观赏者可在影片上留言,而留言会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影片上的电子互动技术。
AcFun和Bilibili是中国大陆这一领域最大的两家网站,此外,还包括创建于2011年但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吐槽网(tucao.cc),后者也被称为C站。
今年8月开始,电影《秦时明月》和《小时代3》,首次把网络视频中的弹幕引入到国内线下电影院,在成功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事实上,视频网站是电影院线进行弹幕多屏互动尝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土豆和乐视影业分别是《秦时明月》和《小时代3》的出品方,都试图把源自互联网的文化更多推向线下市场,而土豆则是最积极推广弹幕直播的网络视频平台。
今年8月的官方数据称,土豆日均弹幕数超过10万,日独立观看弹幕用户数超40万,积累的弹幕用户目前也超过百万。
此次芒果台在晚会直播中,虽然没有全程使用弹幕(你懂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要指示,经过后台删节了大量敏感字段),但是,这也印证了随着“三屏合一”时代的真正到来,互联网公司和电视台都意识到必须打通电视屏、手机屏、PC之间的互动体验。

“弹幕”的互动特点
这是一次大型直播,体现了如下几个互动特点:
1、 自始至终,节目主持人都在不断地引导观众参与互动。
很多互联网公司,甚至电视台自己的新媒体部门,都在尝试让观众参与已经制作播出的电视节目的各种互动。事实上,这些互动都是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技术与介质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观众与主持人与主创人员的互动,这就等于几只猫在围着鱼缸讨论鱼该如何游泳而鱼没参加。而本次直播,主持人穿插始终的对观众的系统性引导,等于把传统意义上的“观众”变成了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2、观众的存在感、控制欲得到释放与满足。
对于观众的互动结果,主持人会分不同时段,将互动数据在节目中给以通报。特别是后半程,让观众将自己的想法、观点,实时地在电视屏幕上“吐”出来,这些都构成了信息互动的高潮,使得观众(互动参与者)的存在感、控制欲等人性的需求,得到了释放与满足。通过内容影响观众的情绪,这是媒体人应该的驾轻就熟的看家本事。但是通过互动技术来激发观众的荷尔蒙分泌,扰动观众的情绪,这是电视人与新媒体融合难以逾越却又必须逾越的一道深沟。媒体运营的是受众的情绪,一个无法扰动观众情绪的新媒体,不是真正的新媒体。这才是本次尝试的意义所在。
3、 电视大屏与手机小屏无缝连接。
我不知道节目结尾时,汪涵的一番关于“电视与互联网不是谁吃掉谁,而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论述是出自编导之手,还是他个人对媒体趋势的理解,但他的确道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真谛。本次互动实验也的确充分发挥了大屏和小屏的优势,通过大屏获得信息,通过小屏互动信息。这正如工业革命不是把人类已有的车、船全部砸烂,而是把汽油发动机装了上去。
当然,个别媒体人非要说我就坚持现在节目形态,只要有好的创意一样活得很好。呃,那你就坚持划你的小舢板吧。
4、 实现了多种互动模式的初探。
本次互动较多的使用了二维码技术,这种技术虽然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它普及度高,使用方便,是打通观众与节目主创之间、大屏与小屏之间最有效的工具。
特别是该技术进行了APP应用下载、抽抢大奖、获得有用资料、投票表达态度等互动实验,从后来近千万次的互动量上看,基本验证了互动在节目形态和未来商业模式中巨大的、充满想象力的空间。
说到最后,一定会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芒果台这次无非是使用了语音识别、弹幕、二维码等几项简单技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事实上,这种“技术控”式的观点是幼稚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融合转变是靠着某种颠覆性的、终极的、独门绝技式的伟大技术得以实现的。
正像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一小步,人类迈出了一大步的登月壮举,其中使用的火箭、绕月、着陆、生存环境等技术,都是人类在登月前就已经较为成熟的技术,把它们组合起来,才构成了这人类历史的里程碑。
同样,互联网技术也已经较为成熟,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应用性技术,把它应用于传统媒体的转型,已经不是某种绝技的突破,而是比拼各种应用技术的综合运用与组合能力,以及突破传统媒体固有思维方式的归纳总结的思想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芒果台的这次试验虽然谈不上完美,技术也算不上先进,很多电视台对这些技术也零零星星地实验过,但只有芒果台和“芒果TV”进行了系统的综合运用,以及配套的节目结构设计。已经用游戏的思维代替了传统的节目思维,用文化产品的思维代替了传统媒体的思维。
甚至我们已经可以初步看到,不论观众在天南地北,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节目主创之间,全方位的实时互动的空间正在被打开,传统单向电视装上互联网的“发动机”后,一个“马戏团式”的收视“场”,正在形成。
而作为传统电视台领先者的芒果台,是进军互联网开展新媒体业务最积极的一家电视台。
此前,腾讯科技曾独家报道,芒果台将向旗下全资子公司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扶持芒果TV、互联网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领域业务。
今年4月芒果台还将金鹰网及芒果TV两大平台改版整合,推出全新“芒果TV”网络视频平台,并采用芒果台TV组合域名hunantv.com。今年5月,芒果台一哥吕焕斌则对外表示,芒果台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自制节目,将由“芒果TV”独播出,在互联网版权上一律不分销,以此打造自己的互联网视频平台。此外,芒果台全台所有频道制作的节目,决不允许擅自和外面的新媒体合作。
去年,芒果台为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开发的同名手游也取得不俗成绩,或许这也让其看到了传统电视业务以外的广阔市场。
芒果台官方消息称,其2012年推出的电视移动社交应用“呼啦”用户也早已经突破千万。这款应用能让电视观众与芒果台各档节目和活动、电视剧进行互动,用户群体之间,也可通过参与兴趣相符的话题来组织社交活动(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哇啦”也是一款类似应用)。有分析人士认为,呼啦已经开始由电视互动应用向娱乐生活平台转化。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综艺节目热潮中,或许会有更多电视台尝试“弹幕”等互动模式。

我们为什么爱“吐槽”?
苏格兰裔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75年3月23日在维吉尼亚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是: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宁死)。
自媒体时代,有人把这句话改成了“不吐槽,毋宁死”。某种意义上,“吐槽”就是互动。
再掉个书袋。牛逼哄哄的安迪·沃霍尔有个牛逼哄哄的“15分钟定律”——2个相互关联的预言,“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呵呵,加起来耗时半个小时,就能搞出一个名人,然后再搞死一个名人。
考虑到直到安老师去世的1987年,互联网的应用还不过刚露苗头,他是不是真的领教过网络的厉害,是一个值得存疑悬案。但他能够预言当今网络世界见惯不惊的“15分钟定律”,证明这个行为和作品都颇为搞怪的波普艺术家,确实是一个能够准确号脉时代律动的顶级大师。
而安老师的“15分钟定律”,依托的是“人民汪洋战争”似的强烈的“吐槽欲”,是“人民群众”的权力欲、控制欲、参与感等人性的欲望贲张。
从媒体技术上来看,彰显人性,是任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吐槽(互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噱头,而应该是贯穿始终的节目(媒体表达)组成部分,并决定着节目(媒体表达)的进程。
让我们再次高呼:不吐槽,毋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