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经典新解:孙悟空巧治“洋腐败”
文 | 赵炎
 话说玄奘师徒一路西行来到西梁女国,负责接待的迎阳馆驿丞见是“上邦”贵客,急忙奏报女王。女王听说领头的是唐朝御弟,且相貌堂堂、丰姿英俊,忽然就“不爱江山爱帅哥”了,赶紧派太师做媒、驿丞主婚,前往馆驿提亲,聘礼比较重哦:整个王国都给你。于是有了《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的桥段。
西梁女国是唐王朝的藩属吗?从需要倒换关文来看,一定不是。显然,对于提亲,唐僧无论是拒绝还是接受,都有了“涉外”性质。囿于此,女王以“托国之富”招赘玄奘,以及后文中“与长老倚香肩,偎并桃腮”等色诱,也就有了“洋腐败”的特点。
目下的“洋腐败”,权力寻租是根源所在,攫取暴利是目的所在。当权力存在一种类似逆淘汰的规则时,“洋腐败”一准会应时而生,不论古今。譬如当时的盛唐号称天朝,玄奘的“唐御弟”身份,对那些异域小邦来说,有所觊觎是正常的:谁跟玄奘攀上关系,也就跟大唐攀上了关系;跟大唐攀上了关系,周边的小国家哪个还敢随意来欺负?
不能不承认,女王的权术非常高明,期许亦很明了:事业爱情两丰收。至于玄奘会不会爱上她,唐王朝会不会认这个小妹子国,那是另一个话题。遗憾的是,女王忽视了一个人,确切地说,她忽视了一只猴子。孙悟空对付“洋腐败”,那是很有一套的。

未雨绸缪,学会冷处理
领导权术,对上也好,对下也罢,都在于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也能猜对别人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未雨绸缪,早作预案,“洋腐败”将无所遁形。
小说里写到:却说三藏师徒们在驿厅上正享斋饭,只见外面人报:“当驾太师与我们本官老姆来了。”三藏道:“太师来却是何意?”八戒道:“怕是女王请我们也。”行者道:“不是相请,就是说亲。”三藏道:“悟空,假如不放,强逼成亲,却怎么是好?”行者道:“师父只管允他,老孙自有处治。” 
蹊跷吧?三个人思考的时间相同,唯独猴子一语中的,知道对方来意,说明悟空洞悉权术之要旨,是一只会“下棋”的猴子。
对于师父的价值(好皮囊及御弟身份),悟空心里门儿清,这一路上,为师父痴狂过的女妖怪、女妖精,还少吗?师父就好比一个好项目、一份炙手可热的公权力,总会有人挖空心思欲将其物化或商品化,谋取想要的利益。“洋鬼子”独能例外乎?
知道了对方要什么,悟空提出了意见:冷处理,先答应再说。如果不答应,必然会出现矛盾与纠纷。
孙悟空知道自己团队最想要的是“倒换关文”,最不想要的是“打杀无限的平人”,所以满口答应了太师的求亲,表现为“麻木不仁以处之”,使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均有所缓和,这是一种不错的处理问题的艺术。暂且的容忍与妥协,抑或装糊涂,麻痹与稳住对方,先利用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暗中积攒罪证以待将其一击致命,是比较高深的修为。

佯顺其意,釜底抽薪
聪明的领导人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大多会用这招。
譬如各地都有经济开发区,都有外商前来投资兴业,如果出现“洋腐败”的苗头怎么办?义正辞严地教训人家?恐怕不行。先顺其意、安其心,利用之、牵制之,待项目落实后,再秉正、严肃起来也不迟。这不叫兔死狗烹,而是心中有数,底线与尺度得把握好,最大可能地争取现实利益。
我看了几个电视剧关于这个桥段的演绎,老实说,再看原著的文字,有些索然无味。朱琳版女王艳丽雍容、情真意切;舒畅版女王娇俏可人、天真无邪。也难怪玄奘有些hold不住,换了老赵这样的俗人,早就缴械了。所以,电视剧的再创作,非常不靠谱,与原著精神也是相悖的。
我们说权术,正面的目的才是第一位。慢说唐僧绝无动情的可能,即便动了情,有猴子在,他也绝不会轻易沦陷。
在这个桥段里,唐僧是束关键的“薪”,只要他固守了底线,女王再楚楚动人、开出的价码再高,也是白搭。孙悟空所做的就是釜底抽薪,采取倒逼的方法,推着唐僧按照预设计策步步前行,而唐僧也确实采纳了悟空的建议,巧妙扮演了对付“洋腐败”的急先锋,他哭过无奈过,也被女王揩过油,但在实现目的之正事上,毫不拖泥带水。
比如女王出迎,急吼吼地要求他上车,“匹配夫妻去来”。唐僧晕了,悟空在一旁提醒:“师父不必太谦,请共师娘上辇,快快倒换关文,等我们取经去罢。”说起“倒换关文”,唐僧“止不住落下泪来”,“只得依从,揩了眼泪,强整欢容,移步近前,与女主同携素手,共坐龙车”。
再比如吃过“喜宴”后,他主动要求女王“请登宝殿,倒换关文,赶天早,送他三人出城罢”。目的性非常明显。当女王让他即王位,他马上拒绝:“不可!不可!适太师言过,明日天开黄道,贫僧才敢即位称孤。今日即印关文,打发他去也”。这么做,既顺了女王的心,又守住了自己的底线。还是悟空教得好啊!终于,唐僧拿到了女王亲手盖印画押的关文。

适时亮剑,震慑对方
对付“洋腐败”,亮剑是最后的策略。
倘若既成事实,就给对方点颜色瞧瞧,“洋鬼子”以后才会收敛,不敢放肆。前不久闹出的“洋腐败”,之所以成为惹人关注的个案,就是因为其反思和启示作用的最大化:为何会出现“洋腐败”?为何有司没有适时发现贿赂“黑洞”并予以打击?一锅粥里难道就只有这一粒老鼠屎?等等。
且看孙悟空的对策。“一壁厢教摆筵宴,就当与女王会喜,就与我们送行。待筵宴已毕,再叫排驾,只说送我们三人出城,回来与女王配合……却待送出城外,你下了龙车凤辇,教沙僧伺候左右,伏侍你骑上白马,老孙却使个定身法儿,教他君臣人等皆不能动,我们顺大路只管西行。行得一昼夜,我却念个咒,解了术法,还教他君臣们苏醒回城。一则不伤了他的性命,二来不损了你的元神。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岂非一举两全之美也”。
也就是说,关键时刻,决不嘻嘻哈哈、你侬我侬,该表态的时候大胆表态,该出手的时候绝不手软。所谓仁者无敌,律法无情,要堂堂正正、掷地有声地让对方知道腐败的成本,才能起到令对方震慑与心虚的作用。
窃以为,悟空的这个对策是高明的、有效的。女儿国君臣对“洋腐败”的驾轻就熟,恰恰也印证了权力之逆淘汰的某种规则:谁在高处起舞?谁能笑到最后?亮起法律之剑,“洋腐败”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唐僧对这一招的效果也深信不疑,他及时向女王提出:“敢烦陛下相同贫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嘱付他们几句,教他好生西去,我却回来,与陛下永受荣华,无挂无牵,方可会鸾交凤友也。”女王不知是计,便传旨摆驾,与三藏并倚香肩,同登凤辇,出西城而去。这就给悟空“亮剑”创造了机会。
虽然“定身法儿”最终没有使出,但随着蝎子精摄走了唐僧,孙悟空师兄弟大展神通的追赶,震慑的效果还是显现了。
女儿国君臣看见孙悟空等人个个会飞,无不大惊失色的跪在尘埃中,都道:“唐御弟也是个有道的禅僧,我们都有眼无珠,错认了中华男子,枉费了这场神思。”“洋腐败”至此成了一场闹剧。大美女遭遇了小尴尬,只得摆驾回宫,多半还会偷偷地哭几天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