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师您好!现在我们单位正进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领导鼓励我们反“四风”,所以,我前不久向领导举报办公室购买物品时虚报价格,但是,没料到还是得罪了一片人,怎么办?
夜读清史笔记,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清朝数位皇帝,都曾被一个与鸡蛋有关的问题,弄得云里雾里。更为吊诡的是,所有的大臣回答皇帝这个问题时,都讳莫如深,没有一个人敢说真话。
据《清稗类钞》记载,雄才大略的乾隆大帝,当是第一个提及这个鸡蛋问题的人。有次他召见大学士汪由敦时,很是关切地问起了汪由敦的早餐情况:“你每天很早就要赶早朝,早上都吃些什么呢?”汪由敦听后心头一暖,赶紧答道:“我家里很是贫穷,早餐就只吃4个鸡蛋。”乾隆听后大惊道:“一枚鸡蛋要10两银子,4枚鸡蛋就是40两银子。联虽贵为天子,也不敢如此奢侈,你怎么还说自己家里很贫穷呢?”汪由敦心里暗暗叫苦,这才明白自己说错了话,他急中生计,赶紧诡辩道:“我们在皇宫外面买的鸡蛋,都是破了的坏蛋,每枚只要数文钱。”
道光皇帝也问过鸡蛋问题,他问的是军机大臣曹文正,问话比乾隆直接得多:“你家平常吃鸡蛋的花费,每月大约要多少钱?”一生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曹文正鬼精得很,他一句谎言,一劳永逸地堵住了皇帝的嘴:“我从小患有气病,不能吃鸡蛋,所以从来就没买过鸡蛋吃。”
还有一位皇帝问过鸡蛋问题,此人是光绪,李伯元在《南亭笔记》里提到了。光绪似乎很爱吃鸡蛋,每天要吃四枚。因为一直听说鸡蛋十分珍贵,所以光绪皇帝有次特意拿出一枚鸡蛋,在自己的老师翁同龢前面显摆:“这种贵物,老师您可曾吃过?”翁同龢当然不会像曹文正那样撒谎,但也不敢说真话:“这种贵东西,我只在遇到祭祀典礼这样重大的日子时,才偶尔吃一枚,平常根本就吃不起。”
为何一枚小小的鸡蛋,却逼得这些大臣不敢在皇帝面前说真话?原来这些大臣都明白,一枚鸡蛋原本就几个铜钱,却在皇帝那里变成了十两银子,这全仗着内务府的“功劳”。作为皇家的后勤总管,内务府把持着皇宫膳食、采购、财务、工程等所有的业务。宫廷里一切物品的价格,都是内务府说了算。
也正因为如此,当皇帝将“天价”鸡蛋问题摆出来时,没有一个大臣敢捅破这层纸。并非大臣们没有砸破一枚薄脆鸡蛋的勇气,而是没有砸破鸡蛋背后利益集团的力量。这种隐藏在鸡蛋背后的利益集团,紧密结合成了一块铁板,坚不可摧。一旦有人想砸“天价”鸡蛋,十有八九在接触鸡蛋之前,自己的脑袋早就被利益集团砸成了破鸡蛋。
这并非危言耸听,历史上早有这样的记载。作为“天价”鸡蛋与皮箱的幕后推手,内务府为维持这种秩序无所不用,无所不能,且强大得很是恐怖。
但这事再一仔细琢磨,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倘若“天价”鸡蛋真的只是内务府一方面造成,那么总有一天,它会被像阎敬铭这样的直臣捅出来;倘若又遇以“明君”,那么这只“天价”鸡蛋被捅破的概率就非常大。现在,关键问题来了:万一“天价”鸡蛋被捅破了,皇帝会怎么处置内务府?罚款和刑治,最多是治治标,治不了本。治本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完全撤销内务府。
内务府能够被撤销吗?肯定不会。因为,内务府更多时候是为皇帝服务的。
由此可见,倘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天价”鸡蛋问题,上上策是闭着嘴巴不乱说。任何时候,闭着眼睛别人不会当你是瞎子。如果真有人逼着你说,曹文正、翁同龢和汪由敦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好好借鉴和学习他们的说话艺术吧。
什么?你不屑这样做?你是新时期的共产党员。那好吧,你在充当堂吉诃德之前,至少还是将“风车”的情况摸清一下。比如“内务府”到底有几个人,他们背后有没有“皇帝”?背后没有“皇帝”,好。“皇帝”也正想刹这股歪风,更好。那你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