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政要美食秀
本刊记者 周媌/整理
 早在1825年,法国政治家和美食家,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在他所着的《厨房里的哲学家》里就说过,食物从来都不是单纯地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美食是一种政治手段,政治人物的饮食口味更是一种政治语言。

西方领导人用美食打造个人形象
在西方国家领导人的竞选过程中,其竞选团队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审时度势,严苛地规划和塑造候选人的定位和形象。因为候选人的身份、来自哪里、其价值观,都能从他的饮食中反映出来。此时,饮食口味就变成了使候选人形象更加人性化的重要手段。
拿奥巴马来说,上任之后白宫厨房的行政主厨就换了一个菲律宾裔的女厨师,并不见得她的手艺有多动人,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份特征恰如其分地表示了奥巴马的出身与诉求。除此之外,奥巴马还经常去光顾一些汉堡店,一饱口福之外还塑造了自己亲民的形象。
再比如在德国,香肠这种随手可以买到的美食也成了政治家们的道具。
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就对付得了种类繁多的香肠:咖喱肠、烤肠、法兰克香肠。在大块朵颐的同时,施罗德总是传递出同样的信息:我,施罗德,也是普通百姓。从我的一日三餐就能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别在我面前提蔬菜!必要时,他甚至让妻子多丽丝在汉诺威的一次庆典活动上喂自己吃薯条。这当然博得了在场群众的好感,他让选民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普通人爱吃的东西也很合领导人的胃口。 
现任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这种场合的表现跟前任一样爽快。2007年,默克尔甚至作为第一位女宾参加了不来梅传统的“海员聚餐”,活动长达5个小时。餐桌上摆着各种佳肴:鳕鱼干、羽衣甘蓝配香肠、比目鱼和煎小牛肉、芹菜沙拉和柴郡干酪配鳀鱼。默克尔表明自己吃得下这些高热量食物的目的很明确:可以忍受这些食物而且肠胃不会造反的人,也有能力消化政治上的难题。

台湾宴会菜单勾画政治转型轨迹
在宝岛台湾,回顾当局领导人的宴会菜单,菜式内容勾勒出了台湾政治转型的轨迹。
首先蒋介石时期,有中西两种菜式,中式以川扬菜为主,例如黄焖嫩鸡、东坡肉等等;至于蒋夫人宋美龄,则爱吃枣泥锅饼。当时的菜式并不见台湾地道风味,而且因为经历战乱,潜意识上可能担心宾客吃不饱,餐点多半会有包子、馒头、面、饭等,着重能够饱肚。而蒋经国并不太喜欢应酬,因此很少举行宴请,并多由其他人代为主持,而且崇尚俭朴,流行五菜一汤的“梅花餐”,奉行简约。
 到了李登辉时期,台湾地区经济起飞,财政宽裕,花得起钱,于是一反前一阶段蒋经国时期的特色,不单宴请次数很多,而且重视排场,每场都会有鱼翅、鲍鱼、龙虾等名贵菜式,而且菜式往往多达10道。
其后的陈水扁则更加关注菜的寓意。很多时候,甚至每一道菜式都赋予菜名,力求展现出政治意涵。2004年陈水扁的就职晚宴就是他登峰造极之作:冷盘用宜兰鸭赏、高雄乌鱼子、东港樱花虾以及台南熏茶鹅,象征族群融合,起名“南北一家亲”;用台南虱目鱼丸、花枝丸等做汤,名曰“全民庆团圆”;三道热菜,“祥龙跃四海”、“扬眉皆如意”、“丰收年有余”;两道甜点,既有改名“原乡情意重”的客家粽,也有大甲芋头酥、小米麻糬以及甜杏仁露搭配油条而成的“故乡甜滋味”,连水果拼盘都被命名为“宝岛四季鲜”。
除了重视寓意,本土牌也是陈水扁的拿手戏。以往宴会以中西菜式为主,陈水扁时期则呈现出台湾饮食文化的多元性,彰显“深入民间”。不仅派头不再,设宴地点也多变,从圆山饭店、台北宾馆、中正纪念堂等正统地点,“出走”到各地知名餐馆、学校(如高雄餐旅学院、明道技术学院等)。
菜单也变得本土味浓厚,许多小吃都跃上宴会舞台,如高雄宴会吃乌鱼子;宜兰宴会,则有糕渣;另外,嘉义鸡肉饭、新竹米粉贡丸、台南甲仙芋头等都曾上过宴会菜单。于是各县市也就此有机会成为宴会的主角。由此看来,陈水扁取悦到很多台湾本省人,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随着台湾经济的低迷,陈水扁之后的马英九则扎扎实实地走起了节俭风。2012年,马英九连任成功,2012年5月20日举行就职典礼,并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办就职晚宴。晚宴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因为台湾地区经济低迷,民生困苦,所以就职宴也不能铺张,反以简约、俭朴为大原则。
与4年前比,每人预算从1800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1元人民币)调低至1600元,菜式也从9道减为8道,但这8道菜看似平平无奇,但其实却有一番政治上的苦心。那就是所谓“在地”的考虑,尽量采用台湾当地的特色食材入馔。使用“在地”食材,可以减短食材运输的距离,节能减碳,并且马英九此举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当地农业和渔业,为农民和渔民打气。此外,也可以为各县市的旅游业起到宣传效果。

作秀不成反丢官
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是,这些政要宴会的菜单里,有环境保育和伦理问题的食材越来越多地被剔除在外,政要们借此来表达自己执政廉洁且生活健康。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她连在谈话节目中都不忘记号召德国人多吃蔬菜,健康饮食,她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不放过每个苹果,就像一颗活生生的维生素炸弹。
不过前黑森州州长罗兰·科赫在这方面就有问题了,他以业余厨艺爱好者的姿态在竞选中亮相,试图表现自己作为身穿围裙的当家男人的亲民一面。不过这种尝试起到了反作用:反对派正好有机会痛批科赫传播“恶心的菜谱”。
遥远的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位跟科赫一样作秀不当,反而坑了自己的人。这人叫张衡,是唐朝四品官员。
话说这四品官员,本来不是正规国家干部,带点编外的性质,长时间的等待后,张衡终于熬到要转公务员编制,升三品的地步。
升官之前最紧要的是不要出事,张衡也小心翼翼地不做出格的事。然而,还是出事了。且说有一天,张大人退朝回来,经过长安的商业区,路旁饼店一批蒸饼刚出炉,“路旁见蒸饼新熟”,馋得实在不行,心中在做着天人之争:不行,我是国家干部,跟这些个小商小贩交易,岂不是失了国家的体统?哎呀,熬不住啦,实在太香啦,不就吃一个蒸饼吗,又不是贪污腐化,行贿受贿,对我的前程又有什么影响呢?
最后,舌尖的欲望战胜官员形象的约束,他下马买了几个香喷喷的蒸饼,美滋滋地骑在马上啃起来。殊不知,张大人的政治前途就止于这几个饼了。
朝廷大员在大街上买蒸饼吃的非先进事迹传开来了,没想到街边买零食的事,大唐政府的纪检委员也管,专门负责纠风的御史在武则天面前奏了他一本。武则天也觉得挺丢脸,马上批示:“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编外干部出身,不准进入到三品大员的阶层,相当于彻底丧失政治前途。这个吃货,真是舌尖上小不忍就断送前程。不过,从人性的角度而言,好吃才是王道,什么三品官衔于我如浮云,但愿张衡先生能如是安慰自己。
(资料来源:经济观察网,新浪博客,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