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影视剧:国家文化输出的利器
本刊记者 周媌/整理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收视率比第一季还要高。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么一部表现中华美食的纪录片,却被部分境外媒体“品尝”出了“政治宣传”的味道。
先是《华尔街日报》批评《舌尖2》是爱国主义宣传而非美食纪录片,“不甚隐晦地包含了政治宣传元素”,甚至“藉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因为该片拍摄了不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港台地区的美食。继而有香港媒体也跟着批评《舌尖2》,称“该片可能代表中国政治宣传的新思路”,是一场“舌尖上的统战”云云。
质疑的言论顿时激起了网上板砖一片,网友们纷纷指责境外媒体“想太多”。其实,政治的外延相当广泛,只要能达到宣传目的,用什么方式不重要。如果,通过美食,能让中华文化远扬海外,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其实,在所谓“软实力(文化)”渗透这件事上,西方国家远远比我们走得更早,走得更远。

诞生于冷战时期的“和平演变”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现,仅仅动用武力来贯彻自身意志往往只能短期收效,而通过所谓“软实力(文化)”渗透,以期控制对方的文化,才是长久之计。
于是,1949年6月和1959年5月,美国先后在西欧设立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用来向东欧地区进行反共宣传。这两个电台曾公开表示,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受到尊重。
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就此结束。但精明的美国执政者仍然看到了文化侵略在全球范围内的功用,文化霸权从那时开始,就从政治强权中脱胎了出来。于是,好莱坞、NBA、麦当劳逐渐成为中国青年的宠儿。这些东西进入中国的时候,并没有采取任何强制的手段,人们在接触时也并未感受到来自美国的“满满的恶意”,然而,等人们回过神来,美国文化已经触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科技的发达,互联网的繁荣为美国的价值观输出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广阔的舞台。各类美剧展示出的美国价值观如同橱窗里的商品一般,琳琅满目。
用讲故事的方式输出价值观是美剧最拿手的伎俩。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波士顿法律》。这个表面上无厘头风格的片子,却每分钟都在提醒你,你必须捍卫自己的权利。为此,你可以告军队开除同性恋士兵,告减肥广告令女儿节食,告上帝打雷劈死了你的老公,因为这些都是自由和民主的权利。而一个律师,他的职业使命,就是还给这样的底线以法律上的尊严。
此外,“正能量”是美剧的精神核心。《丑女贝蒂》里时尚圈的潜规则够多够阴险的了吧,但它的主线依旧是一个丑女靠实力而不是耍手段成功的励志故事。至于《新闻编辑室》,开场就是一段“不关注收视率竞争力,不怕得罪客户,为了5%的观众想要看到的新闻就甘愿做堂吉诃德或者桑丘或者那头驴”的自白,理想主义的根本就是美国的《XX联播》。这些东西使得美剧看上去,简直就像是美国“宣传部”的“五个一”工程。

动漫帝国的文化输出
在美国忙着用文化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时候,擅长学习的日本人也开始酝酿属于自己文化输出的方案。这一次,他们选择了一种非常“卡哇伊”的方式——动漫。
1963年9月,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的动画长篇《铁臂阿童木》由NBC电视公司购买后,在美国播出,获得很大的成功。之后,有包括中国在内的40个国家播出了这部刻在一代人记忆深处的伟大作品。在中国,《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日本动画片在70后的心中,地位不可动摇。
如今,全世界播放的动画作品有六成以上来自日本。日本动画用低廉的价格、制作的精良、充满东方文化的精神气息、开阔的想象力获得了世界的认可。70、80年代的日本动画体现出的锄强扶弱、团队合作的东方精神,对美好、智慧、科学的无限向往,正是日本希望展示给世界的民族形象。同时,70年代也是世界电视网络空前发展的年代,日本抓住了这一时机,用超长的作品填补了欧美新增电视台节目量的不足,培养了大批具有观看日本动画欣赏习惯的世界观众,不能不说,欣赏习惯的改变也体现了价值观念的改变。

政府制造的“韩流”
如果说美国是文化输出的老大哥,那么韩国就是文化输出的后起之秀,其来势之汹,大有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之意。
为帮助韩剧开拓国际市场,韩国政府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每年该院可得到政府资助5000万美元。目前该院已在中、日、美、英等国设立了办事处,建成横跨亚、欧和北美等重要市场的联络体系。韩国政府还特别成立影音公司,对把韩文翻译为外语和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另外,韩国对电视剧出口免税,出口电视剧的利润由电视台和制作公司对半分成,并且建立出口奖励制度。
据韩国文化观光部统计,韩国电视节目出口额2001年为1235.6万美元,其中韩剧出口额约790万美元。2002年韩剧外销收入达1639万美元。2003年电视节目出口额达4300万美元,其中韩剧占86%(约3698万美元)。2011年仅韩剧出口额就达到了1.58亿美元。
事实证明,“文化立国”的方案确是一步妙招,韩国的生活方式渗透了全亚洲:现代韩剧中女主角们的打扮成为了潮流风向标,同样的服装、饰品、化妆品等只要打上“韩版”标签,就可以多卖几百元钱。除服装外,韩国美食也在中国遍地开花。《大长今》的热播,将韩国美食文化推向了高潮。同时韩剧主人公所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迅速成为影迷们的宠儿,而这些电子产品大都出自韩国品牌三星或LG。

中国: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
从美国开始它的和平演变起,中国就时时警惕,处处提防,“反渗透”、“反演变”在政治思想教育时被反复提醒。然而,说一千道一万,这些都只是防御性措施,脱离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并且成效甚微,美国文化、韩国文化在中国青年群体中还是大行其道。
于是,这些年,我国也终于开始意识到要主动出击,也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渗透”。最明显的莫过于孔子学院,然而正是由于其“太明显”,文化输出的手法缺乏艺术性,并没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至高境界。
除了孔子学院,中国影视剧的输出,也是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相对于美、日、韩等影视产业发达的国家,中国电视剧的产量和输出数字的比例似乎太小了点。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郭甲根据整理近年来的交易数字,描述了国产电视剧的出口状况:“我国电视剧的出口范围非常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其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局限性。我国电视剧的主要销售地局限在亚太地区,主要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该区的销售量占据了全部出口份额的2/3,真正打入国际市场的电视剧精品凤毛麟角。”
“大国崛起”的话题这些年从没冷却过,在诸多“崛起”中,最令国人焦虑的就是“文化崛起”,常年的电视剧贸易逆差也是其中之一。“国产电视剧如何走出去”,成了新时代出给中国的新难题。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经济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