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经济看得人眼花缭乱。互联网让土豪们更加任性,一方面他们是对手,美国争上市,双十一争顾客,福布斯榜争榜首……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伙伴,联想和谷歌联手打开欧美市场,华为要造车,腾讯“芳心暗许”中石化……
土豪们任性依旧,而有些却任性不再:经过五年生长的油价终于在2014年一跌跌到五年前;大步迈进的CPI指数回到了1;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让限购政策被迫松绑;最让人惊讶的是,傲娇了两年的央妈,也在2014年降了息……
互联网大佬美国上市——有钱就是任性!
2014年是最近4年来中国公司赴美IPO数量最多的一年。
2014年,中国A股史上最长的IPO暂停结束,104家企业抢滩登陆共募集591.04亿元,不过这其中却没有那几家早就就吆喝着要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所以京东、阿里、新浪都在淡定个什么呢?于是我们把眼光翻过篱笆放眼全球一瞄,原来他们都一前一后地跑到纳斯达克,薅资本主义的羊毛去了。
由于全球对互联网股票的需求和亚洲行业估值的上升,2011年以来困扰国内互联网企业赴美IPO的有关会计准则的担心在2014年彻底烟消云散。
4月17日,新浪微博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成功IPO近4亿美元;5月22日,强东带着他的奶茶妹也杀进了纽交所,成为中国综合电商赴美上市第一人;但是重头戏还在后头啊,9月20日,阿里在纽交所进行了美国史上最大的IPO,进账218亿美元,当日阿里市值就超过了facebook,马云个人身价更是瞬间媲美“投资神子”索罗斯。至于在这几家巨鳄创世纪的间歇中略露了下小脸的聚美优品和陌陌,你说什么,它们听不到,因为热钱已经把它们埋了……
我们都要过双十一——电商公关大战
还好双十一没有被阿里注册成功,否则2014年的国内经济大事件盘点我们是死活都绕不开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们了。
虽然(这个虽然用的恐怕不能再牵强),阿里2014年双十一的交易额打破去年记录,达到560亿;虽然其移动端75秒就破亿,刷新世界纪录,虽然这天,它第一单进口商品签收仅用了两小时。但小编的注意力还是被苏宁那个在南都独占六版的挑衅广告给吸引走了好吧,那一句句犀利质问配上“妈妈再打我一次”的神图,简直把没有独立物流的电商企业的脸打成了发面饼,可算出了一口被阿里CTO讥讽“不懂电商”的恶气。
并且无独有偶,双十一那天阿里员工集体穿的翅膀卫衣也被原设计师连文带图地裱出来,说是天猫小二穿盗版卖正版。这就有点儿没意思了,不正应上了苏宁半年前的那句反击么:“卖假货不如你。”希望明年各大电商继续联手为我们呈现双十一期间难得的免费服务,当然也希望公关大战下传统商家能借机喘口气喽。
任性跨界——赚钱不分你我他
2014年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来说是是任性的一年,有钱就是任性,互联网企业的崛起更是让很多企业纷纷任性了起来,紧随着就是一场场投资与并购,还记得前段时间小米入股美的时引起的轩然大波吗?类似的合作、投资例子细数下来不在少数,让我们看看这些互联网的大佬们是如何将任性用在合作上的。
先是2014年1月30日,联想与谷歌宣布达成协议,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这项交易的完成让联想进一步进入了欧美主流市场,也在专利方面有了相当的本钱,使自己的研发能力上了一个台阶。3月10日,腾讯宣布将收购购买351,678,637股京东普通股,占京东上市前在外流通普通股的15%。从此,京东加入到腾讯阵营,而腾讯也在以往全面扩张的道路遇阻后正式实施新战略。8月一个新的实力派组合横空出世——腾百万!8月29日,万达集团、百度、腾讯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一期总投资约50亿元,万达集团持有70%股权,百度、腾讯各持股权15%,而后5年内总投资将达到200亿元。
得互联网者得天下,除了互联网之间的战略联盟,传统的企业也开始向互联网大咖们靠拢:腾讯投资中石化,华为联合汽车要造车,蒙牛要在车滴滴上送牛奶,中国联通正式与百度知识体系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看到这一系列的赚钱者联盟,小编不禁感叹,互联网企业如今个个财大气粗,各公司的边界逐渐模糊,一场一场的并购与投资或者战略联盟,让这个互联网江湖已经分不清细小帮派,只有BAT们的长袖善舞和土豪们的任性。
我跌!——CPI指数重回1
主流学界和政策界说了一句“通货紧缩的破坏力远远大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于是看到CPI增速跌回“1时代”,大家就都开始恐慌了。莫非08年经济危机的后遗症,我们拖了两三年才被传染上?
2014年11月CPI上涨1.4%,创5年来新低,市场就有了唱衰的声音,什么经济衰退啊,经济下滑了,再加上年底前央行的降息,这些人便自认为有了更有力的佐证。其实有什么啊,菜价油价低了捡便宜的是谁?整天羡慕国外物价与收入比低的又是谁?哪怕2014年我国的GDP增速只有7%,那也还是比发达国家要高很多,何况像美日那样搞上五六年的量化宽松政策也不符合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好不好……
产能过剩需要结构调整来改善,国民也需要适应中国开始放缓的经济发展速度。因为当一个蛋糕做得足够大的时候,随便加一勺奶油,都是破表的热量,而这个热量绝对不是靠印钱能创造出来的。
大陆最能任性的人易主了——马云成中国大陆首富
说实话,与其关注中国福布斯排行榜前十又发生了怎样的地震,现在更多人关注的是王思聪又说出了什么经典语句。所以有自尊心的老少年就不干了,虽然自己在颜值上的确无力一拼。
2014年9月20日,阿里在纽交所成功募资218亿美元,成为了美国史上最大的IPO,而马云个人净资产也因此达到218亿美元。赶走了王思聪的爹,马云坐上了中国内地富豪的头把交椅,再加上一场双11,他距离李嘉诚亚洲首富的宝座也不远了。
电商教父的标杆事迹是激励人心的,狂欢购物节前的“拜马云”也绝不仅是调侃。在被人嘲笑是疯子的时候仍能坚持跳出体制做电商平台,在银行垄断的大背景下仍敢冒着准入风险做互联网金融,马云的勇气与执行力无疑撑得起太多赞美。
任性不再的房地产——房产限购限贷松绑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低迷了大半年之后,无论是迫于地方政府卖地压力,地产市场遭银行撤资,还是各地鬼楼频现,GDP年底冲量……总之,住建部和央行于2014年下半年发布的一系列松绑限购限贷的新政都直指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这及时雨一般的新政,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房产商和购房者内心的焦躁。
刚需微微抬头,等贷人零星出洞,房产商也逐渐找回了勇气拿地做商业盘,而不是将目标紧锁在经适房、限价房市场或者二三线地市。只是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限购令雷打不动的现状下,我们仍能嗅出一丝市场“滞胀”的气息。央行承诺的7成房贷落地就成了9成贷,金九银十的好日子售楼处仍在特价跑量,房价真能在2015年第一季度复苏么?我们拭目以待。
“任性”的央行降息了
11月21日晚,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与基准存款利率,同时上调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是2012年降息之后,央行两年多来首次调整基准利率。
央行试图稳定经济增长的意图不可不谓小心翼翼,一降一涨,存款利率基本没变,下降的是贷款利率。不过这招玩得也无可厚非,毕竟市场上“经济通缩”的言论太过嚣张,各大商行又肩负着年底揽储的任务,央行此次调整需要更多表现的便成了市场信号作用,以调息给商行信心向实体经济放贷,而不是直接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改变资金数量及流向。
此次调息对基建、房地产、企业融资、股票市场及存储户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也许GDP的年末翘尾就靠它了。那究竟2014年GDP增速7.5%的目标能否实现呢?我们还是看看不说话了吧。
任性十连跌——油价回归五年前
欧佩克为了市场份额死守降价不减产,国际原油一年来产量过剩。曾经被调侃是“降价迟钝、涨价敏感”的国内油价在2014年难得地跟上了国际原油价格的起伏,实现了不可思议的“十连跌”,彻底回归5年前。
截止到12月26日,汽油每吨520元,柴油每吨500元,这下子两桶油不用担心被戳脊梁骨了,司机们也不会傲娇地在采访里讲“降不降没差了”,毕竟油企是忍着肉疼看着油价从7变成6,目前直逼5了啊!
新常态——“唯GDP论”不再任性
过去三十年,中国依靠所谓后发优势和人力、自然禀赋,完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增长故事”。但随着后发优势变“后发劣势”,增长过度依赖粗放投资和房地产,人口红利消失,环境可承受容量达到极限,中国势必要接受减速放缓的现实,进入“痛苦”的调整期。
经济学元老厉以宁坦言:GDP能增7%就不错了,即使保持6.5%也属正常,经济增长重在经济质量提升和结构完善,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速。经济学家吴敬琏宽慰:只要效率上去了,别说7%,6%甚至更低,也没什么问题。网友评:只要公平做到了,5%甚至更低也没问题!
中国地方政府追求“高、大、快、上”的“GDP锦标赛”将成历史。新常态必然伴随新矛盾新问题,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需求下滑、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困扰着整个中国经济。产能“挤水分”、房地产“去泡沫”、金融“去杠杆”,势必对早先累积的重症动刀。无法应对变化的企业遭到淘汰,失业者增多,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效率就是生命”是过去三十年的第一主题;下一个三十年必然关注公平。APEC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蓝图。中国2014年继续保持第一海外旅游国和海外购物人群的纪录。人走出去了,资本走出去了,文化和品牌能走出去吗?这相当值得期待。
任性疯涨——两市日成交量首次破万
疯牛来了么?是,也许不是。
从12月1日起至5日,五个交易日内,沪深两市A股成交额破4.24万亿,超过今年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其中,全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更是逾1.07万亿元,创下了A股史上的单日成交新纪录。
许久不见的牛市势头让开户人数暴增,六年前未遇经济危机时的看股热情似乎也再次回首。但比起曾经站上6000点时的喜大普奔,此次徘徊在3000点的股民们少了些鸡血,多了些沧桑。大概是被套惨了的缘故吧,业内认为“此次牛市是企业及券商人造泡沫”的言论在股民中有了市场,而9日一次5%的大跌似乎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大涨之后的震荡调整必不可少,如同“九阴白骨爪”一般的大阴线在牛市的大氛围下也可能疼疼就过去了。但有些担心却是一直会存在的:经济低迷时,股市涨成这样合理么?没有实业支撑,疯牛是不是不久就会熊回来呢?
证监会仍然会在必要时出手,就像当年的印花税一样。当券商、企业、大户赚得盆盈钵满,拍屁股走人的时候,接盘的散户,你们懂的,这只熊它不会冬眠。
资料来源:第433期《新周刊》、青网、 蓝鲸TMT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