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任何纪念活动,都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纪念某一个节日,总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前进。”这是1981年1月11日习仲勋在纪念新华社建社50周年纪念会上所说的话。
纪念习仲勋100周年诞辰,当然也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纪念一个人,是纪念他所代表的一个时代和一种精神。
习仲勋曾3次来湖南视察,时间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足迹遍及长沙、株洲、湘潭、常德、岳阳、湘西自治州、张家界7市(州)。他深入机关、学校、乡村、企业,亲自到基层了解实情,留下一路佳话。
《五女拜寿》改得好,要有创新精神
1983年2月20日晚,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等到株洲迎接来湘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2月21日至22日,毛致用全程陪同习仲勋在湘视察。21日,习仲勋首先赴韶山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感慨系之,欣然题词:“毛泽东思想是亿万人民革命意愿和实践的结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习仲勋深情回忆说,毛主席逝世时他下放在河南,从广播里听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后,很想连夜赶回北京参加悼念活动,可是不能。于是就到山上采了野花扎成一个小花圈,用白纸写上“您培养的共产党员习仲勋”几个字,鞠躬致意。从韶山回长沙后,习仲勋下榻省委九所2号楼。22日下午,习仲勋在蓉园一号会议室昕取了毛致用关于湖南省的工作汇报,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其中有一段指示现在读来仍有指导意义:
我从福建来,他们的机构改革,省委提了四句话,16个字。第一句是五湖四海,第二句是任人唯贤,第三句是光明正大,第四句是公道正派。五湖四海嘛,就是各方面的同志都要安排,不管“文化大革命”是哪一派,那个事过去了,不管哪派都有好人,也有不好的人。过去错了,现在改正了,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认真执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工作,我们就要欢迎。对犯错误的人,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任人唯贤嘛,贤就包括德、才,还有光明正大,公道正派。
各种改革还是人的问题,班子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机构改革确实是一场革命,不简单。要搞民主集中制,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反面的意见更好,使我们考虑问题更细一点,少犯一点错误。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没有批坪与自我批评不行,最后还要集中嘛!不要一个人说了算嘛!
老同志退下来后怎样使用他们?他们退下来比较超脱,你们办不到的事情他们可以办到,你们可以给他们出点题目,比如到1987年工农业产值搞到500亿元的问题,让他们组织人去研究,或者让他们下去帮助把一个公社搞好,待遇不变。当然啰,老年人要注意身体,健康第一。中央顾问委员会,薄一波同志就干了许多事。这次解决民航问题,我就把他拉上了,还有乔石同志。
改革,一切问题势在必得,改就是前进,改就是革命。昨天晚上看了你们省的花鼓戏《五女拜寿》,这个戏就改得好嘛。要改,要有创新精神。现在中央面临这个问题,人是减少了,但文件没有减多少。要减少文件,要少开会,开短会,有些会可采取开片会的办法,一次找几个地区来,这也是调查研究。在下面搞活经济工作,既要有精神原则,也要结合实际。改革不要一哄而起,看准了的事就改。我们的改革不仅不要就事论事,而且要总结历史经验,历史经验有些可以用,有些不能用,比如对“大跃进”,我们不能一切都否定。总结历史经验,进行今天的改革,开创新局面。
改革不要一哄而起,要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成熟一个搞一个。总之,条件不成熟的事情,宁可推迟一点搞。
官大了并不等于一切本事都大了
1987年3月12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来到湖南,这也是他第二次来湖南考察,在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熊清泉、刘夫生及长沙市委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到长沙市工厂、农村考察。
在长沙市岳麓山乡观沙村鞋厂、长沙毛纺厂考察时,已近中午,陪同的同志请习仲勋休息。他不顾疲劳又进毛纺厂食堂询问伙食情况,并对厂里负责人说,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一定要不断改善职工的生活,并赞扬这个工厂的伙食办得好。
习仲勋在考察期间,还特地到湖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今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看望并代表王震看望在这里养病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峙岳,还到住地看望了原中顾委委员周里、省政协主席程星龄。
3月13日下午,中共湖南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向习仲勋汇报湖南的情况。会议由毛致用主持,熊清泉汇报。熊清泉汇报完后,习仲勋作了指示,意味深长地谈起民主集中制原则……
“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到底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党内要有民主,既然是一个集体,一个班子,大家都要在一起交换意见嘛,开正式会议的时候,讲民主集中制,10人中有7个人赞成了,少数服从多数,就服从嘛,这3个人可以保留意见,也可能这3个人的意见对,那就可以改过来嘛,这都是正常的。当然,毛主席过去声望太高,他一说话,不拍板也等于拍板,大家都照他说的去做。当然,我们的党内生活比苏联的党内生活好,他们党的支部一开会,支部书记一讲就完了,讨论都不讨论。小平同志讲这个问题是讲透了的,总结了建国以来我们几十年的经验。因为1962年正是过去大办水利、大办食堂、大炼钢铁,都是搞高指标,多、快、好、省。你一多一快就好不了也省不了。那时候就吃了这个亏。你说人民作主,那有什么人民作主,什么都是上面定的,选举也是上面定的。最近的选举不是有点改变吗?也允许下面提意见嘛,也不会出大乱子,也还是搞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地方服从中央,个人服从组织嘛。就是毛主席也不是靠一个人嘛,他是掌舵的,也得靠集体,靠中央,靠全党,靠全国人民。党内没有民主,群众中也就没有民主,所以党内民主很要紧。特别是各级班子,中央的班子团结是中央的大局,省委班子的团结是全省的大局。如果民主集中制搞好了,班子团结了,什么事情都好办了。我们要绝对废止过去那种办法,一个人有错就一切都错,说对就是一切都对。没有这个事,任何人都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除非你不做工作,那就只有一个错误:不做工作。做工作嘛,总会有错误,做的工作越多,错误越多,负的责任越大,损失和影响就越大。一个省委书记犯了错误比一个支部书记就不同,一个是影响全省,一个只能影响他那个支部。所以要进行自身建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反省。不能光盯着人家。人都这样,看人家往往容易多看缺点,看人家要把缺点放一边,多看一些优点。每个人都可能某个方面比我强,能够懂得这一点就好了。这样才能够谦虚谨慎,搞民主集中制。特别是新上来的干部更应该如此,就是我们也应该如此。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负责干部,都要过好党性关,我习仲勋到底过了没过?我现在还不能说,只能盖棺论定。官大了并不等于一切本事都大了,这是两回事,职务和你自己的组织、工作经验,这是两回事情。特别是工作经验,这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犯错误,不断地改正错误,不断地总结经验,而且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反面的经验,一个人的成长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如果一个人光自我赞赏,这个干部非垮台不可。我们有的人一当官就变脸,不仅是变脸,而首先是要住个好房子,坐个好车。这些东西我看尽量的不要搞,我们还是群众中的一分子,还是一个公民,不能离开群众。首先的身份是群众,然后才是党员。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要给群众做模范,作人要为群众服务才是,为人民服务才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从我们建党以来,凡是一切都按党性原则办事,谁能打倒你?打倒了将来也要恢复名誉。”
“官再大,地位再高,也是群众中的一员”
1987年12月4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到湖南视察。这也是他的第三次湖南行。
12月11日,习仲勋由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刘夫生等陪同动身前往桑植县。12月12日,习仲勋在刘夫生和时任省委常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杨正午等的陪同下,来到大庸市(今张家界市)境内的水绕四门。
那时,习仲勋已是74岁高龄。
当时,从水绕四门进入湘西自治州,得步行10多华里的崎岖山路,这对患有关节炎,且年过古稀的习仲勋来说,算得上一次“小长征”。工作人员特意为习仲勋准备了坐骑。曾经戎马疆场的习仲勋原本非常喜欢骑马,可他看到肩挑背负、一路步行的群众,当即谢绝了好意。
“习老,您是老首长,怎能和群众比呢?”工作人员极力劝说。
“官再大,地位再高,也是群众中的一员啊!”习仲勋边说边迈开矫健步伐,率先而行。走了很长一段路,工作人员再次把马牵到他的身边。盛情之下,习仲勋难以推辞,踏镫上鞍,可只迈出几步,又弃马走路了。“走路和干其他事情一样,半途退缩,不会有什么成就;一鼓作气,前面就是光明。”他边走边意味深长地说。
在吉首纺织印染厂视察时,当他看到有位女职工口罩没有戴严实,他亲切地走上前,亲自给她戴正口罩,还反复叮嘱:“马虎不得啊,一定要重视身体健康!”他边说,边径直走向职工食堂,边走边看,边看边问,对掌勺的炊事员说:“师傅辛苦了,你们要当好职工的好后勤,做饭菜既要花样多、味道好,还要讲卫生。”
在乾州车间视察时,习仲勋闻到卷烟车间的浓重烟味,把杨正午和厂里的负责同志叫到身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关心职工健康,一定要搞好劳动保护。”
还有一些“群众中一员”的“小事”,一直在湘西传扬:与干部群众见面,他总是首先伸出手,和对方紧紧相握;坚持和随行的装运工一同吃饭,连声夸赞食堂工人工作辛苦,手艺好;主动提出和随行记者一起合影,说记者们也很辛苦。习仲勋“群众中一员”的身影形象、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我这头老牛愿为你们拉一趟车”
湘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当年全州人均工农业生产总值只有710元,比全国低53%,比全省低42%;人均粮食产量625斤,比全省少270斤;全州有105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在陪同习仲勋视察的途中,杨正午把这些情况向习仲勋如实作了汇报。按照原计划,习仲勋视察完贺龙的家乡桑植县洪家关,就要返回长沙。听了汇报后,他对湘西人民的牵挂更强烈了。在杨正午的建议下,他毅然改变了视察行程,不顾山高路陡,不顾天寒地冻,驱车到土家族聚居的永顺县和苗族聚居的吉首市视察。
上世纪70年代,为了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当地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创办了龙山卷烟厂。经过一段时间发展,龙山卷烟厂发展成为纳入国家计划的重点扶贫项目,并于1985年上划为中央企业,成为州、县财政支柱。习仲勋了解到这个情况,特意来到龙山卷烟厂乾州车间视察。视察过程中,企业领导汇报企业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矛盾困难时,习仲勋深情地说:“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优惠和照顾,这是完全应该的。有些问题可以探索研究,逐步加以解决。我这头老牛愿为你们拉一趟车。”回到长沙后,习仲勋指示省领导,采用了许多变通的办法,为企业解决了许多矛盾和困难。
从乾州车间回宾馆的车上,习仲勋把杨正午拉到他的身边,问他还有什么困难。杨正午向习仲勋汇报了群众生活方面存在的三大困难(吃饭、住房、饮水)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情况。习仲勋听后,表情十分凝重地说:“衣食住行是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一定要作为大事,认真加以解决。我还是那句话,‘愿为你们拉一趟车’。”习仲勋回京后,帮助湘西从政策支持、计划安排、资金扶助等方面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
贺龙故里一声长叹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家乡,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习仲勋曾经与贺龙元帅并肩战斗、出生入死,从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到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两人建立了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
那次视察过程中,当习仲勋步行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住地后,毅然改变之前安排好的行程,打破以往“人到张家界、必游黄石寨”的惯例,第二天上午就乘车直接奔赴桑植县,下午又马不停蹄赶到了洪家关。对习仲勋来说,山水之美固然引人入胜,战友之情更加笃定深厚。
隆冬的湘西,寒气逼人。在洪家关参观贺龙元帅纪念馆时,习仲勋走到贺龙塑像前,深深向元帅塑像鞠躬,以表达对贺老总的深切缅怀和深深敬意。尽管当时已经夜幕降临,雨雪霏霏,习仲勋仍仔细参观了贺龙故居的火坑、卧室和灶房。
在贺龙生平事迹展览馆,习仲勋认真地观看每一张图片、每一件实物,认真地倾听每一句解说、每一个故事。当他看到陈列室一张照片不够清晰时,当即表示要给陈列馆充实比较理想的内容;当看到贺龙生平介绍中写着“含冤去世”几个字时,习仲勋不由得把心中的无限悲痛化作了一声长叹。
在贺龙纪念馆参观结束时,习仲勋仍意犹未尽,满怀深情地说:“很受教育。”并挥笔题词“资兼文武、勋功伟绩、高风亮节、一身正气”,用16个苍劲俊逸的大字,充分表达了对战友的真挚情怀。
资料来源:《湘潮》:《习仲勋三次视察湖南》;《湖南日报》:亲切的教诲 深情的关怀——追忆习仲勋同志视察湘西(杨正午);搜狐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