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本期封面上“舌尖上的政治”几个字,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这有点牵强附会拉郎配。但如果看完“专题”里的文字,您应该会消除这个感觉的——政治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美食文化里的确包含了政治的元素——不光我们是这么认为,外国人也这么觉得。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刚一播出,就有境外媒体乃至港媒指责其包含了“政治宣传”和“统战”的内容:先是《华尔街日报》批评《舌尖2》是爱国主义宣传而非美食纪录片,“不甚隐晦地包含了政治宣传元素”,甚至“藉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因为该片拍摄了不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港台地区的美食;继而有香港媒体也跟着批评,称“该片可能代表中国政治宣传的新思路”,是一场“舌尖上的统战”云云。
对此,我国的《环球时报》义愤填膺地发表评论,指斥那些媒体神经过敏、草木皆兵,煞费苦心地妖魔化中国。作为国内著名的“左派”报纸,我理解环球时报的心情。但是,倘若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政治,“从舌尖里挑出政治骨头”,似也未尝不可。因为政治的外延非常宽广,几乎可以涵盖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从国家政治的层面看,凡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凝聚民心、巩固国防的手段,就都可与政治扯上关联。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载体,通过发掘和展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加强中华文化的向心力,让国人增加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添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你能说这只是文化的事,而不关政治么?
当然,我并不是要给妖魔论者帮腔,只是想就此说说改变和优化宣传方法的问题。
“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对社会主义阵营攻击的重点,已经从单纯的意识形态渗透转为价值观输出,即所谓“和平演变”。因为他们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深厚的基础,动摇其文化根基,颠覆其价值观,是最深远、最持久、最有效的武器。于是,好莱坞、NBA、麦当劳逐渐成为中国年轻一代常挂在嘴边、放在餐桌上的什物。在接受这些西洋镜的时候,我们并不觉得人家有什么动机,尽管政治思想教育时被反复提醒,但收效甚微,因为文化的渗透力真的太强大、太“润物细无声”了!
过去,我们一直在“反渗透”、“反演变”,顾名思义就是被动的,这些年终于意识到要主动出击,也去演变、渗透别人。这确是本质性的突破,但方法论却值得商榷,要害之一就是目的性过于明显,艺术化程度不高。比如我们在国外开设的孔子学院,以中国文化的标签人物命名,一看名字人家就知道你的意图是什么,所以效果就打了折扣。
所以,我们在渗透时需要更隐蔽一点、更巧妙一些。《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不错的尝试,——假如制作者真的有那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