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最美县委大院”看过来
整理 | 冷眉
 近日,一个个湖南老县委大院在网络上爆红。红砖房、木板楼、公共食堂……这些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县委大院,被亲切地称为“最美县委大院”。这些“最美县委大院”获得了最广泛、最热烈的“喝彩”。虽然这些古旧的县委大院,斑驳的墙壁、破旧的地板,红砖绿瓦、竹木板楼,无论怎么瞧都觉得破旧寒酸,但配着鲜红的国旗、五星,绿树红花,却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和谐亲切,难怪赢得赞声一片。
这是近日由湖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专题报道“县委大院”引发的轰动效应,节目播出仅三期,收视就一路飘红;全部播完后,微博上、网站上产生了过千万的点击量和数百万的评论跟帖,多家媒体予以转载。老旧的县委大院,何以成为社会热点?走进这些大院,拂去历史的尘埃,这些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县委大院”背后究竟都有些什么故事?

临澧:“对群众有利的事,要多做”
从1978年调到县委,到2012年11月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位子上退休,黎卫平在临澧县委大院工作了30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60多年来,临澧县委一直在几栋破旧的红砖瓦片房子里办公。
1949年临澧和平解放,第一届县委选定蒋家花园作为县委驻地。蒋家是临澧历史上显赫了两百多年的大家族,著名作家丁玲就是蒋家的后代。今天,在县委大院里,还能看到被铁栅栏围起的草木葱郁的假山,那就是蒋家的遗迹。
1952年,上级拨款7万元,在临澧县委大院里建起了礼堂,后来礼堂分一半给了县政协。1952年与礼堂同时修建的还有县人民委员会大楼,现在是组织部所在地。说是大楼,其实不过是一栋两层的砖木楼。2012年加固改造以前,里面连一个卫生间都没有。
临澧县纪委监察局办公楼也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建筑。局长办公室屋顶上有个大洞,抬眼就能看到木质房梁﹔计算机机房顶上接着一个漏斗,水管通向窗外,塑料布一直覆盖着主机。
“如果外面下大雨,里面基本也下大雨。”临澧县纪委常委胡凯辉说,“白天黑夜,我们都要安排人守着这些设备。”
王宏忠说:“当时,县委常委会常常开到深更半夜,熄灯之后,有时就碰到蛇,踩到蛇。”
这些办公楼在服役60周年的时候,外墙才做了简单翻修,原来的木楼板因为被白蚁侵蚀得太厉害才换成了水泥地板。临澧县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绪沐说:“白蚁最多的地方,挖出来的用箩筐挑了几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临澧发动10万劳力,用十年时间修成了青山水轮泵站,彻底解决了饮水问题,创造了“青山精神”: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临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临澧现象”由此而来;进入新世纪,临澧发展社会事业,又成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
“我到别的地方,看到新修的行政中心又大又气派,条件确实好,你说能不羡慕吗?”黎卫平说,“不过我们认为,机关建设和民生大事相比较,还是民生优先。”
现任临澧县委书记杨琦明接受采访时说,县委大院记录了艰苦奋斗的历史,有很强的正能量。“把这种传统传承下来,是一种责任。”

石门:“任何一个书记都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第一天上任,董岚以为走错了地方。
石门县委大院陈旧而局促,转一圈下来用不了5分钟。院里只有4栋办公楼,走廊光线昏暗,老式木地板踩上去吱呀作响。董岚是石门县第26任县委书记。和历任书记一样,她的办公室就在大院中间一栋二层小楼上,窗户正对着男厕所。
小楼虽小,名声却大。早年,这里是郑洞国将军的公馆。这位黄埔一期毕业的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抗日名将,后半生选择了跟随共产党。1952年,在他的公馆原址上建起了砖木结构的办公楼,从此成为石门县委机关驻地,60年来,风雨不动。
1987年,由于工作人员增加,县委办公用房异常紧张。他们用一年多时间,花87万元盖了一栋四层办公楼。盖楼期间,县委宣传部在院里搭了个油布棚,包括宣传部长在内的11名工作人员就在棚里工作了一年多。
石门县委大院里还有一排平房,原本是堆放杂物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这一排平房有多种用途:其中几间是县委政法委的办公室,还有几间是组织部长的住房。组织部长的爱人在家里辟出一块地方,养了几头猪。
石门县综治办主任柴云正好是那几年参加工作的。回首那段一边办公一边听着猪“哼哼”的日子,他说:“用现在的话讲叫‘原生态’,好像到了村里,不像是在县委机关。”
退休多年的王浦堂回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县里有过几次搬迁县委大院的想法,有两次已经准备征地了,还是停了下来。
“历任县委书记都在这个院子里奋斗过、坚守过。时间长了,这里的木板踩上去有一种责任感,提醒我脱贫、发展的任务还很重。”董岚说。
上任没多久,董岚请人修补了院子里破损的路面。她要求加强维护,做到干净整洁。
“就是要告诉老百姓,县委大院没有搬迁的打算。”董岚说,“任何一个县委书记,坐在我这个位子上,都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衡东:“党政机关不能变成衙门”
向儒卿喜欢散步。每天晚饭后,他一准会挽着老伴,拿着计步器,在衡东县委大院里走上三四圈。
一早一晚,这个院子人山人海,跑步的、练倒立的、抖空竹的、打太极拳的,比公园还要热闹。
向儒卿今年86岁,是衡东建县后首任农业局长,1993年从副县长任上退休。他告诉我们,受当时条件所限,衡东县城最早只规划了一南一北两条街道和一座县委大院,没有公园。县委大院有100多亩地,种了樟树、桂花树等各种树木。2000年前后,随着县城人口增多、院内树木成林,这里就被老百姓当成了公园。特别是夏夜,人们都爱来这里闻桂香、吹凉风。
近半个世纪时光流转,衡东县委大院的办公条件越显简陋。搬迁的想法不止一次被提出来,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但是,当时老干部们很有意见。他们说,这个院子规划好、绿化好,人民群众对这里有感情,不能搬。老干部们推选向儒卿作代表,去找当时的县委书记反映情况。书记当场表态:“只要我在任一天,就不会搬。”
“只要我在任,就不会搬。”现任县委书记程少平也是这个态度。程少平住在县委大院最北边的一间红瓦房里。他是今年4月才搬进来,家具、陈设都是前面4任书记留下的。
程少平说,住在这里很安静,唯一不太方便的是,房顶上总有老鼠在跑。好几次夜里他被急行军的老鼠惊醒,“咚咚咚”——他举起晾衣服的棍子就往房顶上捅。
这片简朴的宿舍区有个规矩:同一套宿舍总是安排相同职务的干部居住。久而久之,书记、县长住在什么地方,衡东的老百姓人尽皆知。每天早晚,常有老百姓来敲程少平的门,找他反映情况。无论是准备出门还是下班归来,他都会热情接待。
“书记、县长也是人。这么多人来敲门,说一点不烦,那是假话。但我想,正因为你是书记、县长,老百姓才来找你,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承担责任。”程少平说。
衡东县委大院虽然旧,党员干部们谋发展、惠民生的劲头并不落后。近些年,衡东县城里相继建起了几个公园、市民广场。投资过亿元的洣江风光带今年刚刚竣工,老百姓休闲健身有了新去处,来县委大院散步的人有所减少。于是,有人提议加强门卫管理,很快就被程少平否决了。“党政机关不能搞成衙门。我们还是要开放,要让散步群众有一个更好的环境。”程少平说。

茶陵:“感觉毛主席在看着我们”
初冬的阳光温暖而柔软。在乡间的一处院落,几杯清茶,一盘瓜子,一盘花生,我们围坐在一张小方桌边,听85岁的彭立德讲他见毛主席的故事。
“48年过去了,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我永远不会忘记。”彭立德说,见到毛主席那年,他37岁。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5月21日晚上,毛主席来到茶陵,住在县委大院的常委办公楼里。第二天上午,毛主席在办公楼门口与茶陵县的13位干部合影。时任县委常委、农村政治工作部部长的彭立德被安排在毛主席身后。
当时,彭立德激动得只顾看毛主席,“等我抬起头,相已经照完了”。茶陵县委大院是1956年开始建设的。正中间是一座主楼,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翼楼,主楼东北侧100米处是常委办公楼。
茶陵县委将毛主席住过的房间设为陈列室。房间里,只有一张两端高低不平的木板床,两个布沙发,一张油漆剥落的老式写字台。
楼下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楼上是县委常委们的办公室,这样的县委大院,全国绝无仅有。几十年来,这里一直对外开放,人民群众随时可以来参观。
“在这里办公,总有一种庄严的感觉。感觉毛主席在看着我们,人民群众也在看着我们。”这是茶陵县委干部们的共同感觉。

不是“秀”,而是一面“旗帜”
“最美大院”之所以得民心,首先在于“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当地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作为政府机关,这些县委没有把钱用在造金屋、买豪车、吃大餐、发福利上,而是几十年坚守在“蜗居”一般的简朴大院里,这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意识”走过千年在今天“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结合在一起的最好诠释。 
没有高墙大院,没有保安门卫,“最美大院”从庙堂走下,成为亲民的一种代表。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名句,在这里倍感贴切,没有金碧辉煌的华丽外衣,这些大院隐于民居之中,和百姓融为一体,实现了“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自己也是百姓”的境界。 
值得思考的还有“最美大院”对于“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的坚守。“最美大院”的存在,不仅以活生生的范例践行着机关转变作风的精神,还提醒全社会思考如何过上更有品位的生活。 
当然,学习最美大院,并不是要求所有机关单位搬离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回到低矮破旧的旧宅里;也不是要求全社会退回到“谁穷谁光荣”的错误理念中,而是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如何坚守“亲民为民”的最佳之路根本宗旨,找到“生活富足”与“艰苦朴素”的最佳结合点。“最美大院”不是一种“秀”,而是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