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锋芒宜藏才应敛

老师:您好,我在官场已干了数年,自认为才能在同事之上,但同事们都提拔了,我却仍然连副科都不是。有人说这是因为我锋芒太露,为大家所不容,我该怎么办好?(广州 陈炜)

 

夏昕

 

人在仕途,忌讳的事太多,倘若要弄个官场不宜排行榜,为人锋芒过露肯定会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只要你正眼看看历史与现实,无数血淋淋的事例书写的便是这样一份“安官告示”:若想要在官场安营扎寨,奉劝君千万别当“刀锋战士”。

锋芒毕露的“刀锋战士”,若不注意及时藏锋于鞘,在官场上绝对是走不远的。古人说,锋芒就像人额头上生出的硬角。头生硬角,首先在外表上就已非常“另类”,旁人对你早已侧目视之,岂还与你为伍?再说你额上长着一根又硬又尖的角,肯定一不小心就会刺伤别人。被你伤害的人多了,结果会怎么样?这不要用脑袋,只要用屁股或者一根小拇指都会猜到最后的结局:那些被你伤着的人会一拥而上,然后将你头上那根尖角硬生生地掰下来,管你血流如注。

基于此,我们的官场楷模曾国藩言辞切切地告诫身处官场的弟弟们要注意“藏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为君藏锋,可以及远;为臣藏锋,可以及大。”

然而,人生总有藏不住锋芒的时刻,一为年轻时,一为得意处。

年轻时不懂事,只要肚子里有半瓶墨水,便自以为占尽天下七分之才,其他十数亿人总共不过占有三分之才而已。因而恃才傲物,眼里哪还容得下别人?曾国藩年轻时亦如此。因年纪轻轻就点了翰林,前途一遍大好,再加上内心十分刚烈,所以曾国藩很喜欢与人争斗,尤其“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曾国藩的祖父看到了他这个缺点,告诫他:“你的官是做不尽的,你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你若不傲,就更好了。”但曾国藩当时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点。后来他奉旨回湖南办团练,也因锋芒太露,动辄指责他人,最后弄得自己举步维艰。直到咸丰七年回家守制,经过一年的反省,曾国藩才悟出当“刀锋战士”的害处:“历观名公巨卿,多以长傲、多言二端败家丧生。天下古今之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悟道后曾国藩自磨棱角,藏剑于匣。凡事隐忍为上,打落牙齿和血吞,最后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赢得众人景仰。

人生得意时就更难藏住自己的锋芒了。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这话诗人可以信,草民也可以信,但当官的却不可以信。否则,你藏了大半辈子的兔子尾巴,这时一不小心就会露了出来,后果很严重。清朝重臣年羹尧成为封疆大吏时还不到30岁,但此时年羹尧却注意“藏锋”,他在给康熙奏折中诚惶诚恐地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因此一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着官越当越大,年羹尧日渐骄横,兔子尾巴翘得天高。按照清代的制度,凡上谕到达地方,地方大员必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但雍正的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不行宣读晓谕”。甚至面对雍正时,年羹尧也“御前箕坐,无人臣礼”,这弄得雍正非常不爽。很快,年羹尧就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92条,于雍正四年赐自尽。

因此,一旦踏入官场,无论身处何地,首先就要学会一个“藏”字。不仅要将自己的锋芒藏起来,而且也要将自己的才华收敛起来。才华出众原本就是一道耀眼的锋芒,别人看着也会受伤。一旦有人觉得受了伤,你就无形中树了敌,危险也就会随之而来。有人觉得这样藏着掖着很委屈:我有才华不展露,怎么能得到领导赏识呀?其实,锥处囊中,剑藏销里,用不着刻意展露,也总会有被人发现的时候。

当然,你如果觉得这样被动地等待领导发现自己,提拨的速度太慢,自己等不起。那好,你也可以像《易经》说的那样去做:“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怎么待时而动?比如当领导委托你单独起草一份材料时,或者委托你牵头处理好某件事时,甚至每次开会发言时,你趁机不动声色地“秀”一把你的才华,然后又若无其事安安静静地去干好本职工作。这效果相当于将一把宝剑拔出剑鞘一点点,让大家看一眼后赶紧入鞘,保证这时大家会主动围过来,争着将宝剑抽出来一睹风采。届时剑既出鞘,就看你如何挥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