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周永康案的破与立
本刊记者 田雄狮/整理
 一碗方便面,要煮多久才能端上餐桌?一只大“老虎”,要困多久才能出笼示众?
新华社最终捅破:500天。
……

落马
2014年7月29日17时59分,新华社发布消息:“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加上标点符号,一共77个字。
而这,就是让13亿中国人等了一年半的头条新闻,等到都已经称不上新闻的新闻。同时,也是过去一年半里中国太多头条新闻的终极来源。
是啊,当一只困兽已经被围堵在陷阱里太长时间,那些袖着双手站在猎场外围观的看客们,多少也有些意兴阑珊了吧。
不过,最高明的猎手,或许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他才能不紧不慢地将匕首插进这只落魄老虎的咽喉,然后,引导早已反复想象过这一幕的观众进入下一个战场。
高潮来得毫无征兆。这不是中纪委惯于发布重大消息的周末,也不是“七一”或者“八一”这样的纪念日前夜。刚刚进了二伏,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还是第5个“世界老虎日”,可是,难道就因为这个,那碗方便面就要端上餐桌,那只大老虎就要出笼示众?
既然人家的徐徐道来,你万万没想到,那索性别猜了。
反正,现在,方便面又是方便面了,康师傅又是康师傅了,而“周元根”,也终于可以回到他的主人名下。
……
主人,就是周永康,十八大前卸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现在,他成了“四人帮”之后第一个被中共公开查处的最高层领导人,成了建国以来由中纪委查办的第一个正国级高官。
“康师傅”、“方便面”是中国人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因其姓名而发明衍生的代称,用以规避敏感词审查。“你懂的”则是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吕新华在今年3月2日面对直播镜头时和13亿中国人会心一笑的暗号,从那天起,这场全民围猎变本加厉,宣传官员们似乎也有意露出破绽,任由舆论指点这个曾经的最高权力“九人组”成员——只要不把“周永康”三个字直接写出来。
古语云“盲人摸象”,是用来讥讽那些一叶障目的局外人,可是,哪怕13亿人真的都是瞎子,这样上上下下摸了一年半,身躯再庞大的老虎也已经没有丝毫秘密可言。
周永康从辽河油田起步,正是31年的石油生涯,给了周永康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奠定了他走向中国权力顶峰的坚实基础,所谓“石油起家”、“三年川督”直至“十年政法”。这三条事业交际线,在过去一年里伴随着“周围”人士的接连落马,成为中国人得以领悟猎物方向的导航地图。
30多年石油系统的锻造磨砺、一年半国土资源部部长的经历,以及四川大省一把手的三年历练,使周永康完成了政治上的腾飞,这与其强势能干的工作作风不无关系。事实上,周永康对四川政坛的影响,延续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他不仅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重大飞跃,而且离任前还完成了重要的人事布局,在该省的最高权力机构——四川省委常委会,留下了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李春城、李崇禧和郭永祥。
2002年十六大时晋升政治局委员,紧接着又获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使他的传奇进一步延续——周永康成为政法系统仅次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的二号人物。在此之前,中央政法委已近五年未设副书记一职……周永康得以公安部部长身份进入中央政治局,更多得益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贪腐、民生、公民权利保障等问题所引发矛盾的矛盾愈发突出,社会维稳压力积聚的背景下,执政党对于政法系统尤其公安力量自然更加倚重。一个维稳、“综治”时代,亦由此展开。有了巨型国企领导人和封疆大吏丰富资历的周永康,在这十年如虎添翼,权柄日重。
这就是被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诟病为“政治和法律上最坏十年”的根源——“维稳”。
2007年,周永康终于位极人臣,在十七大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他跟随胡锦涛亮相,向全世界微笑招手。此时,他接替罗干任中央政法委书记,成为中国公检法司以及内卫工作的最高领导者——“周在位的五年间,恰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的建国50周年庆典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安全、稳定工作尤为重要,他的地位也变得更为显赫。同时兼任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历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中话语权最大的一位”。
当人生的档案记录到这里,就必须提及两年多前另一位让中国人瞠目结舌的风云人物——薄熙来。在所有关于“康师傅”的流言中,他与“平西王”的结盟关系都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部分,这一切,因财新网的梳理而显得清晰:“周永康任中央政法委书记期间,正值薄熙来主政重庆,在‘唱红打黑’问题上,周永康始终给予薄熙来力倡的重庆模式以有力支持……肯定的范围也不止限于政法领域,就薄熙来力推的‘五个重庆’建设、公租房建设、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等,周永康称都是实实在在的改善民生之举,在全国也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如同那些被人们指指点点的合影图片所昭示,“康熙来了”在过去一年半的中国民间语境中也早就被赋予了别样含义。按财新记者所述,“周永康对这种严重违背法治与人权精神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赞许,有多大程度是出于政治结盟的考虑,又有多大程度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我们不得而知。但直至‘王立军夜奔’事件发生后,周永康还是在2012年3月‘两会’期间到重庆代表团,专程为已经危若累卵的薄熙来站脚背书”。
根据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发布的抽样数据,“75.2%网民惊讶之余,表示‘喜大普奔’,‘又一个大老虎被打,坚决拥护中央反腐决心’”。
如果说那些新闻跟帖里的“拥护党中央”、“为习近平喝彩”多少有些“组织化”嫌疑,那么,自由派意见领袖的掌声总是真切。
代表人物是@五岳散人。这位中产商人已经愿意保卫折冲樽俎的总书记:“佩服老大,终于把面吃了。能在这么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做成这碗面,魄力与手段真不是我等屌丝能想象的。真心佩服,老大保重,提防反扑。”
还有贺卫方和孙立平。分别执教于北大和清华的这两位学者,名列中共最著名的批评者,可是,现在,他们都愿意先说一句“一个令中国法治十年倒退的强权人物终于落马,毕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煮面无论如何是件好事”。
底线不在于人物,而在于法律本身。
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此次打破了原有的“刑不上常委”的底线,有力地处理了一名前常委。按道理,接下来是没有例外了,任何一名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都要平等了。而实现司法独立对于中共来说决不意味着邪路,而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核心渠道。

风向
北京某媒体8月6日发表一则报道,对7月29日傍晚中央政治局决定由中纪委对周永康进行立案审查后,中央各部委、各省级行政区通过召开会议公开报道,表态拥护中共中央的情况。文章对截止到8月5日的情况作了统计,共有18个省级行政区党委召开会议并在所在区域党委机关报头版,对表态作了突出报道,另有中央政法委及其所属公检法单位、中石油等被牵涉到周永康事件中的机构,以及军方,都在第一时间作了表态。 
仔细研究这些已经做出的表态后发现,对国家和社会稳定起到关键作用的军方、政法系统表态都很及时。被广泛牵连到周永康事件中的中石油也召开会议表态拥护,并强调确保企业干部员工队伍稳定。 
但在各省级行政区,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在这家媒体报道之前,习近平家乡的陕西省率先公开报道了表态会议,在31日同天报道的还有贵州省(现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进入中枢前曾任职贵州省委书记)。8月1日报道的有山西、安徽、河南、海南、河北,2日报道的有四川、吉林、湖南、湖北,3日报道的有,黑龙江、西藏,4日报道的有云南、甘肃、辽宁,5日报道的有江苏,而上海市则在媒体点名通报后,于6日傍晚公开报道了会议情况。 
上述信息透露了中国政治现状中的一些不寻常情况。它们至少表明,在党的决策层——各省级单位负责人基本都是中央委员会的成员或者候补中委,对中央政治局可以起到关键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在对待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纪委对周永康进行立案审查,乃至更广意义上的反腐败的问题上,仍有人持观望态度。一般来说,省级党政主官会在对周永康进行立案审查决定正式发表前及时接获中共中央的通报,可以说有足够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在决定公开后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并立即进行报道,但即使如此,召开会议时间和报道时间,仍显参差不齐。 
在中共的政治传统中十分注重在重大的决定出台前或者后,争取党内高层(主要是掌握重大事务决定权的中央委员会成员)的支持。在中共建政后的第一代,毛泽东每逢重大决定作出前,都会到各地巡视,吹风打气,赢得地方实力派的支持,而邓小平南巡更是举世皆知。   
习总书记上位后,对中共来说,中国政局进紧要关头,急需以开拓性思维在反腐败、改革等领域有所作为。而他的每一步都非常在意争取舆论和强力机构的支持,在他上任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军方曾罕见集体表态效忠。习总的反腐和改革,特别需要强力机构和民意的支持,否则就寸步难行。
可以说,反腐败是在顶住党内已经形成的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强力推进的,虽然现在还很不全面,但可想而知仍会遭遇极大困难。中国现行政治的特点是,维系权力地位和上下尊卑次序的基础,特别仰赖为政者之间的忠诚关系。这个论断已经无数事实印证。 
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中共向来将旗帜鲜明表明态度视为其忠诚度的重要衡量指标。而在中国政治体系中,省级行政区承载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现行政治中居于参与决策的实际地位。其主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现在开始,改革派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进入关键期。而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党的稳定之间如何平衡,是习近平难以回避的紧迫问题,能不能解决好,更是事关中国政治走向。 

下面?
早在2013年底,周案已经近乎盖棺定论,只是实操中步步为营罢了。以反腐败为抓手、以周永康为重心,新一届领导集体打了一场大仗,就像复刻了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查办石油系如同打下锦州,剩下的都是瓮中捉鳖;此后对四川官场的彻查、政法系统的清理可以看作是血战四平、围猎长春。
但是,辽沈战役只是一个开端,重要的是后续怎么办,下一步在哪里? 
第一大战役:四中全会与法治社会——
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主题已经提前确定:依法治国。对此,需要为习大大和本届政府的“超前动作”点赞。一般而言,一中二中定人事,三中搞经济,四中抓党建和落实,这次四中全会抓法治,可谓特例。
首先,原本以为依法治国这样的议题会在下一届任期、至少是下一年才会大动作,但是让人看到了本届政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目前还处于打老虎、拍苍蝇的进行时,还处于王岐山所说的“治标”阶段,是运动反腐。这时候强调依法治国,有些人难免会以为这是一种“收官”的信号。但是,想一想,徐才厚案还未定夺,新一批的巡视组还在地方扎根,应该不是反腐运动的终结,更可能是把制度建设和治标运动同步进行——倘如此,幸甚!
其次,现在主流的反腐运动究其实是治党、治军之策,但是,中国社会的腐败根深蒂固、范围极广,需要运动反腐、制度反腐、群众反腐的结合。法由人而定,法依人而行,谈何容易!比如,严法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出现了不作为、但求无过的“看官”,等等,挑战众多。
近期,众多国企内部的腐败被查办,不少外企也因行贿、垄断等诉诸司法,吴英案、唐慧案等民间民粹对司法的干涉也屡见不鲜……这些不同层面的变相违法案例,只靠中央决心,断然无法解决,严肃法纪、公开透明还是根本所在。但是,中国并不缺法律条文,而是执行不力,有法不依。这种情况下,提出依法治国的重心,恐怕不是立法、守法,而是关注预防、执法、及违法之后的惩戒。对此,还需要很多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也应该是此次四中全会的着力点。综合看,反腐运动与法治,仍然可以视作是辽沈战役。 
第二大战役:高效市场经济与优化分配——
首先,要完善高效公平的市场经济机制,但不能掉入陷阱。比如,某知名经济学家曾经强调市场的万能性,最近也不得不承认市场也分为好的市场、坏的市场。殊不知,这也是另一种思想上的混沌,好、坏本身就是道德法则,与立场有关。强人如刘汉者,自然认为官商就是对他最好的机制;得暴利如地产商者,也可以满口正义成为创业导师,认为他们的资本是应得的……
中国的市场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政府僭越与缺位并存。比如,李克强总理提到的政府过多的审批有寻租嫌疑,比如,对土地出让的过多干预是裁判员参与比赛的问题;反过来,现在市场中还有很多政府该干而没有干好的,需要去补足,比如,食品药品监管、国资贱卖、地产商各种逃税避税……这种情况下的自由化只能是一切权利归资本。
其次,市场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制度优化财富分配。中国有太多人致富是靠着“封建资本主义”的裙带关系(比如,很多私营矿山来自低价非法获取国家资源),“野蛮资本主义”的资本增值(比如很多房地产商囤地待涨)。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的极大不公平,是贫富差距里不能容忍的部分,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里那些最阴暗的部分。所以,需要建设现在还千疮百孔的市场,但是又不能让政府僭越或缺位;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不能放过裙带资本、野蛮资本,但是又要鼓励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和动物精神。这个战役几乎攸关所有官僚资本和野蛮资本家的利益,比之反腐,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顺利解决市场化问题、显著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就要坚定不移完善市场制度,兼顾保护优秀合法企业家利益,需要和日本一样与资本一方“春斗”,需要和解……可以视为平津战役。 
第三大战役:和平崛起与生存空间——
与内政相比,关注外交的人要少得多。但是,在地球村当中,中国的未来与全球的未来密不可分,中国必须要在全球寻找资源、寻找市场,直面竞争又要广泛合作——所以,某种程度上,国际关系的成败也关系到国内的很多事务的成败。
主要矛盾落在了南海、东海为核心的太平洋沿岸,日本、菲律宾、越南背后都是中美角力,这也是最难处理的一对矛盾。中国数年内的实力都不足以挑战美国,但是,又必须现在就直面站在门口的巨人,如何和平崛起又保障自身的生存空间,相当不易。
这种竞争,最好的格局就是:军事上威慑但不破局,政治上合作为主竞争为辅,而在经济战场上暗中角力。中国争夺国际生存空间的路还有很远,对国家来说风险重重又不得不为,是一场需要高层指挥大兵团作战、但是又需求全民参与的“淮海战役”。
正是因为有了前期反腐体现出强大力度,人们当然对本届政府有更高的期望。政治上的反腐与制度化、经济上的市场化与再分配、外交领域的发展空间与和平崛起,可以视为本届政府需要后续挑战的三大战役——抑或需要多届政府延续下去的命题。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网、新浪网、财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