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夏昕看局】绊人的桩不在高
文 | 夏昕
夏老师您好!我是一家单位负责人,我们单位一些基层员工总在背后告我的状,而这些员工我都不太熟,更别说有什么恩怨了。对于这些告状员工,我该怎么办?(深圳:曾子临

自古官场如战场,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开冷枪。这并非危言耸听,一些惊魂未定的中枪者还会心有余悸地告诫你:那些背后开冷枪的,许多时候并不是你的竞争者,也不是那些要踩你的上司,而是你平常连正眼都不会看一眼的下属。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职业长随,经常变换主雇,先后跟了17个官员。每换一个主雇,他就改一个名字。因此,他一会儿自称“山东朱文”,一会儿自称“河南李定”。此人死后,大家帮他收捡东西时,在他的箱子里发现了一个写满了蝇头小字的记事本。在这个记事本里,他详细记载了17位官员所干的一切坏事。“每官皆疏其阴事,详载某时某地,某人与闻,某人旁睹,以及往来书札、谳断案牍,无一不备录”。记下这些干什么用?当然是用来挟制这些当官的。而且曾经成功“挟制数官”
虽然,纪昀记载的这个故事有些极端,但在官场中,“阎王好使,小鬼难缠”却是不争的事实。
晚清名臣、官至两广总督的陶模,是同治七年的进士,随后又点了翰林。3年后,陶模被以知县身份发往吏部等待任命。作为出身翰林院的“老虎班”,有制度保证陶模可立即获得职位。这一点绝非那些捐纳出身的“候补知县”可比,因为他们苦等十年甚至数十年也可能等不到一个实缺。但是,具体安排哪个县担任知县,就没有明文规定了。这时,吏部管事的书吏跟陶模套近乎说:目前有两个官位可以选择,一个是江南膏腴之地的江苏溧阳县,另一个是穷山恶水的甘肃文县。二选一,你看着办。看着办怎么办?陶模当然知道只要他给书吏500两银子,就可去溧阳当官。但是,一方面陶模家境贫寒,根本无法拿出这么多银子去送礼;另一方面,科班出身且为人正直的陶模打心里就看不起连小官都算不上的一个小小书吏。结果,陶模就被小小书吏看着办了,最后被派到偏远穷的甘肃文县当知县,一去就是29年。
俗话说,绊人的桩子不在高。而且,这些桩子绊人时,招式还挺多,无论你多么精明,到时都防不胜防。更令人气恼的是,这些桩子你又无法一一撅起一把火烧掉。
这个看似令人心烦的问题,对官场老手们来说,解决起来却是小菜一碟。他们的秘诀则是,平常既走好“上层路线”,也重视“下层路线”。如此,关键时刻不仅不会有绊人的桩出现,甚至还能将一些潜在的桩搭起跳板,供自己起跳腾飞。
曾国藩就是在实践中,慢慢摸透了这一招。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打了胜仗,便向朝廷申请报销军费。曾国藩做过京官,他知道户部的书吏们在审核军费时名堂特多,总会想出来各种方法来为难你。要不拖很久不给你付款,要不在付款数量上给你打个折扣。于是,他特意申请这笔军费不要审核。慈禧正在闻捷大喜,当即同意,并要求户部立即足额拨付。按理说,有了这道“圣旨”,户部经办的书吏们想上下其手都没有了一点机会。但是,曾国藩却仍给那些户部书吏们送上2万两银子。有些将领不解,很是气恼地问曾国藩:“你现在名震朝野,如日中天,大家都设法来巴结你。你怎么却怕了那些小吏,反而去贿赂他们呢?”曾国藩答道:“这次当然完全不必给书吏们送钱,但谁能保证以后报销军费时他们不为难我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定要迁就这些小人,如若你的诚恳和低姿态还不能让小人收手的话,惹不起也躲不起的时候,适当的正当还击是必要的。